高职教育顶岗实习体系的建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孟祥萍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进入第五个学期后,按照工学结合有关要求,应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目的是早日获得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但我们发现: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出于经济效益或安全考虑,将顶岗实习转换为参观式实习或跟岗实习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必须全方位构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新体系,让学生的顶岗实习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实践掌握企业环境下的工作技能。
关键词:高职教育 顶岗实习 实习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顶岗实习是指高职院校的学生完全独立地肩负起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在实践中检验、掌握、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要求学生独当一面,独立完成本岗位的工作任务。
进入企业参加一年的顶岗实习,基本掌握职业所需的技能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需要。但目前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较难真正实现顶岗实习,大部分为参观式学习或跟岗实习,很多情况下都是被动地看着师傅做――跟着师傅做――在师傅指导下做。如何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下得到锻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明确定位――以就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为核心
“知识适用性”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必须与够用”是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基本要求。目前高职教育基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包括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授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侧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第二阶段一般指第三学年,运用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训练的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采用了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的模式,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提升师资――实现真正的“双师”教师资格标准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根据高职教育“就业性”与“职业性”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所谓“双师”是指高校教师既具备相关专业的深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参加相关专业实践的丰富经验和过硬技能。如按照新加坡相关法律,具有五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高校教师才具备“双师”的资格。而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是组织教师参加为期一个月到几个月时间不等的培训,即可承认其具备“双师”资格或“双师”素质。
三、转变评价模式――逐步确立突出能力的考核方式
为了确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可采用“2+1+1”的模式组织教学,即两年学习(大一、大二学年),一门岗位技能证书,一年企业工作经历(大三学年),并在考核方式方法中尽量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或以行业企业评价为主。
考核的重点及步骤包括:
1.设置明确的、可以控制的、可通过努力达到的考核目标,突出能力要求,使每一位高职学生都明确地了解到自己需要达到的标准。
2.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考核目标最终要通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主动构建才能实现,学生明确考核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好详实的学业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减少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3.完善考核方式:将长期考核与短期考核结合起来,将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相结合。同时,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学生的专业、个性、学习基础等相关因素。
4.充分利用考核结果:要及时了解学生对考核结果的认识或者意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考核结果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
四、丰富办学主体――建立学院与企业共为主体的“双主体”办学模式
工学结合模式应该以“学院本位”为主还是以“企业本位”为主并无定论,《国家中
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已明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在学生没有具备独立操作能力的前提下,企业出于生产安全角度和经济效益考虑,不可能很快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而建设校内实训场所可以很好的弥补企业顶岗实习的不足,较好地起到过渡作用。
五、加强管理――注重过程管理,挖掘资源,建立长效机制
学生参加项岗实习有两大困难,困难之一是资源不足。顶岗实习的岗位必须符合专业特点且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为学生提批大量工作岗位,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也只能分批分片安排,在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困难之二在于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以学生心态来应对社会工作情况,认识不到工学结合对能力培养的作用,容易产生心理失衡,诱发不良情绪,往往在工作中表现出情绪低落、消极怠工的现象,影响个人和学校形象。反过来,这也容易招致企业对学生的负面评价,进而影响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
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是学院加大师资管理中的责任驱动和利益驱动双重管理力度。同时,设计出一套精细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考核标准和操作流程,与用人单位合作,严格过程管理。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双重考核。根据平时工作表现(包括出勤、平时纪律等)(占20%)、实习工作日志(占20%)、实习单位考核(占30%)、实习报告(占30%)四部分综合评定成绩。要尽量客观地反映学生工作真实情况,设计若干关键的行为指标制定考核表,学生考核合格将获得学分,用人单位在学校颁发的“工学结合教育实习证书”上简述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情况,学生以此作为自己工作经历的凭证,证明学生已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增强学生未来的求职信心,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街市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教高[2006]16号文件.
[2]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徐涵.工学结合概念内涵及其历史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8.2.
[4]熊红斌.创新应用型本科工学结合学生管理模式探讨[DB/OL].宁波大红鹰学院思政网.2009.2.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作者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6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