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育实践,建构新型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典超
最近我在读一本书,书名叫做“教育碎思”。这本书是郑金洲老师写的,文章中就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尤其是我们现在关心的教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一些想法我认为很切合我们的教学,于是我就把自己读第四章第一节的感想记录了下来:
1.关注学生生活世界,打通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单调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这世界缺乏色彩、缺少变化,是一种以冷冰冰的形式和姿态呈现出来的世界。”
是啊,相较于丰富多彩、热闹非凡的现实世界来说,我们的书本世界要单调得很多。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提出了“在生活中学数学,让数学回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数学教育应密切注意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而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却很难做到。记得听过一个相声,说的是以前教材中存在的工程问题,说:一个水池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单独开进水管5小时将水池注满,单独开排水管6小时将水池的水排完,两管同开,几小时将水池的水注满?当时听起来也是莞尔一笑。是啊,以前的数学教材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新课改后,我们的新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地删改,尤其是数学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我们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需要,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五年级下册的利息、所得税等的教学就紧扣生活实际,虽然学生现在很少能用得上,但他可以用这部分知识回家帮妈妈算一下利息的多少,这也是很值得学生骄傲的,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我们的数学知识对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关注学生生命价值,给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生命不仅仅是一个活的有机体,生命的价值更在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在课堂中,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尊严,你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给学生尊严了吗?给学生施展的空间了吗?给学生个性张扬的时间了吗?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给了学生多少主动探索、主动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呢?在课堂上我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是否到位,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在我们的思想中,我们仍是教数学的老师,但是对于学生自身对新知识的探寻及主动寻求知识的水平却很少关注,甚少挖掘,总以为孩子是一张白纸,自己是知识的权威,只有自己将这些知识都讲明白了学生才能学会,而缺少了让学生学数学的时间。读了这段文字后,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同时又对照着名师课堂,发现自己在一节课中说得太多了,而学生自己研究得太少了。
因此,在新学期开始后,当我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时,以往我会把复习题准备好,再出示例题,让学生看一下,发现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直接告诉学生,要通分,使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才能相加减。但这次我不能这样做,在上课时,我出示了一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一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准备题,同时我还问学生,为什么同分母的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减?学生们说出了为什么以后,我又出示了异分母分数相加的例题,“大家看,这道题也是分数加法,它和我们的准备题目有什么不同?”学生们经过比较得出这些分数的分母不同,“那么这样的分数能直接相加减吗?”学生自然得出不能直接相加减的结论,然后学生们就去思考、讨论怎样才能解决这道题,自然而然地得出了需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后再相加减。
一节课下来,我轻松极了,再也不像以往那样,一节课上完后,满身的粉笔灰尘。通过课后的小测试,我发现学生们掌握得很牢固。原来,在课堂中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探寻的空间,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照此方法,在以后的课堂中,我都先设计好想要提出的问题,设计好降低难度的梯子,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自然就乐于动手、动口、动脑了。
3.关注学生生存方式,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
教师关注自己的权利和权益,学生在课堂中具有什么权利和权益,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这些年教师的待遇提高了,社会地位也提高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多了。由于教师在课堂中处于知识掌握者的地位,甚少有人去想这些问题。通过读这本书,我也想了很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缺点,人无完人,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我们不也是从孩子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吗?如果每个孩子都不犯错,每个孩子都能正确地解答问题,每个孩子都能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他就不再是一个孩子了,正因为是孩子,他才需要我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宽容。对,是宽容,我们应以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金子,只是有的孩子露出的优点多,而有的孩子露出的缺点多,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就去否定孩子,记住他们的优点,关注他们的成长,在师生关系上真正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
4.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
如今学生的变化越来越复杂,教师也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到底怎么了?”这恰恰说明了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主要体现在教学安排是否激发起学生的智慧活动,引发了学生专注于知识的探求与问题的求索欲望和行为。
过去的课堂中,教师是处于绝对权威的位置,但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媒体及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一张白纸了,更何况是我们的学生。所以,我们在课堂中的地位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我们的数学学科,专业性很强,怎样能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保持充足的精力,是我们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别看五年级学生个儿挺高,但充其量还是个孩子,是孩子就喜欢鼓励和奖励,是孩子就喜欢争强好胜。那么我就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小组赛,哪个小组胜利了就给哪个组一面小红旗,小红旗同组内的同学轮流拿;采用个人赛,做练习题时,这一组中谁做得最好,就用他的名字给小组命名;当然还有男女同学竞赛、分排比赛等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竞赛,不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学生们都精神饱满,很少出现思想开小差的状况。
5.关注学生独有文化,增加师生、生生之间多维有效互动
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年的一种过渡性产物,是儿童文化向成人文化妥协的产物。
学生有自己的世界,儿童世界有他们自己能听得懂的语言,有他们能够理解的事情。我们不必事事去强求他们,不需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们,他们会慢慢地长大,慢慢地步入成人世界,到时再让他们去体会成人世界的不同。
现在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认识自己,不要滥用学生对我们的尊重对我们的信任,让学生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兴趣,让他们在不违背道德的前提下自由地成长。
6.关注学生生活状态,打破单一集体教学组织形式
集体教学、小组学习、个别指导都应作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集体教学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每个学生被局限在一米左右的空间里,在这里读书,在这里写字,在这里讨论,在这里交流,大大限制了学生们之间的合作。我们可以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小组学习就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但这种小组不仅仅包括小组,还可以包括大组,还可以包括男同学组和女同学组等等不一样的组织形式,这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应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地“叫我学”为主动地“我要学”。
总之,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研究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多学习,多实践,努力提素减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天地。
作者单位: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回里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0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