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小见大,聚焦日常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指学生要适应终身发展和社會发展的需要所具备的必备素质和关键能力。如何在一节高效课堂中,落实好核心素养?一节高效课堂离不开多个环节的组成,学情分析、目标设定、有效引导、练习评价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找寻一条通往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情境设置 有效引导 小组合作 学生生成
  2016年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能够满足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和关键能力。那么数学课堂上如何落实?眼下我市正在开展的“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模式,就是一种很好的探索,追寻步伐,自己也做了一点思考。
  目前的数学课堂存在的几大共性问题:
  1.教学目标:只把目标定位于知识的技能上,缺乏对于数学思想的培养。
  2.情境创设:情境花样多,一味求新。
  3.课堂语言:提问空泛,指向不明确,评价空洞等。
  4.教学过程:结构不够简洁,环节设计过于细化,学生思考空间不足。
  5.小组合作:模式单一,没有明确的分工,缺乏意义。
  6.习题设计:缺乏针对性和重点性的练习,没有层次。
  种种问题,如何能提高课堂效率,落实核心素养?我认为针对以上六个问题要做到如下几点,结合北师大版六上《比的应用》一课,具体说明。
  一、基于学情目标,精心创设情境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学生从现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
  《比的应用》一课,正是一个数学模型的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中,平均分是一直存在的生活经验,缺少的正是生活中常见的不等分情况,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是按一定比例分配数量,这就是“平均分数”问题的发展。
  为此,我把这一课的目标定为:
  1.结合具体情况,理解比例分配的含义。
  2.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自信。
  我的设计如下:
  一问:应老师上周家庭聚会时摘了一筐橘子,请你来分给两个班,你会怎么分?
  (出示一筐不知道数量的桔子,无人数的两个班级,借助生活化场景,根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唤醒平均分意识。)
  二问:你们是按班级的数量来分的,两个班,一班一半,这样分比较公平合理,大家都同意平均分吧,谁还有疑惑,有什么问题要提醒大家吗?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全面细致的思考问题,也是培养学生一种严谨思考问题的科学性,引导学生不断思考。)
  生:如果两个班人数不一样,就不能平均分了。
  三问:你很会思考问题。这样怎么分比较公平合理呢?
  (以学生为主体,顺势利导,出示一筐不知道数量的桔子,一班30人,二班20人,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分这筐桔子公平合理?)
  二、基于独立思考,引导教学过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到:培养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独立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主角,它也弥补了教师不能一对一地面对每一个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可以达到学生间的知识与技能互补。
  课堂教学的第二环节就是教学过程设计,由问题思考,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来完善学习,这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更是走上社会融入社会所需要的能力。为此这一环节我的设计如下:
  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你们的想法,时间3分钟,要求:
  1.先独自画一画。
  2.然后小组先后有序交流。
  3.最后比较不同的画法,有什么共同点?
  (小组交流,用画图表示数量关系并能比较最简洁的画图方式表示,引导思考用人数比3:2来分比较合理)
  [课堂片段]
  (请不同画法的小组展示)
  师:大家请看,都看的懂吗?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3:2(板书3:2)
  师:什么比是3:2?(深入追问,引发思考)
  生:俩个班的橘子数是3:2
  师:为什么都是3:2,是根据什么数量来分分成3:2? (问题指向明确,按数量分)
  生:人数比30:20化简是3:2(板书:人数比30:20=3:2)
  师:3:2什么意思?(说一说比的意义)
  生:两个班5份,1班占3份,2班占2份,每份的数量一样。
  师:也就是说你们是按人数的比来分,分的比较公平合理。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的应用(板书:课题)
  小结:同学们,你们很会学习思考,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平均分数”似乎是不合理的。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经常需要按一定的比例分配数量。这种分配方法通常称为“比例分配”(课件出示)。
  我们应该承认学生个体是有差异的,而且差异性不是一点两点,记得杭州有一所著名的民办小学的教学理念就是差异教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全班展示时确实看到了孩子们的差异多样化。
  三、基于知识和技能,针对设计精题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改进教师的教学,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多地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树立信心。
  我觉得习题就是对本课内容的一个总评价,怎么设计才好呢?主要以下几方面:
  1.量少而精。盲目多练习,势必会加重负担,挫伤积极性,一定要少而优!
  2.一题多解!方法可以多,反应思考层次水平,方法也要学会择优!
  课堂教学的第三环节就是教学巩固,这一环节设计如下几道练习题:
  (1)图书馆新进450本图书,按4:5分给四年级和五年级,每个年级各得多少本?
  (2)已知601班有40人,602班有32人,现有36棵树分给两班栽种,每班各分得几棵树?
  (3)水库放养了25000尾鲤鱼和鲢鱼的鱼苗,其中鲤鱼和鲢鱼的比是1:1,问:鲤鱼和鲢鱼各放养了几尾?
  (4)一种彩糖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2:3:4混合而成的,要配制这样的彩糖490千克,三种糖各需要多少千克?
  高效是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共同要求,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坚持已生为本,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化与小组的合作化有机融合,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在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也取得了进步和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7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