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几个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江涛
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境界。目前,更多的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但是,由于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认识不到位,在应用中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优化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把握好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关键,这对于促进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应用,对于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优势
多媒体是多种信息传播的媒介。教学上的多媒体包括文学、图表、影视、声像以及计算机软件的运用。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后,课堂教学生动、形式新颖。教师利用有机组合和加工处理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能及时提供并展示许多教学所需的资料,调动各种感官功能,加强教学的整体效应。
相比较而言,传统教学的主要工具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板檫,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单一的,内容是枯燥的。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后,学生面对的不只是过去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些静态的图片,而是一个个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图文并茂的“立体”世界!这样,备课时教师更灵活了,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了,教学效果也会有明显提高。
如《琵琶行》一课,提供一段优美的琵琶曲,会使学生感到声情并茂,心旷神怡,“余音绕梁三日”,接受美感教育。比如《荷塘月色》一课,多媒体集形、声、色为一体,再现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创设广远的意境,为学生开拓无限的想象时空。再如,语文课件《春江花月夜》,学生通过一边欣赏诗的内容,另一面倾听《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使学生身临那美妙的画幅中,融入自然中,去亲身体验那种美,伴随那飞舞的蝴蝶进入了本课的内容讲解,使学生从一开始到结束一直沉浸在画意中,精力自然集中,记忆自然深刻。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优势在于,创设多媒体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等综合因素,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师教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二、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局限性
当然,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性教学,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自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课件既成事实,无法适应课堂教学的及时性和应变性。课件制作完成之后,一经使用,便无法及时修改,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教与学的过程。有时候,一个设计过于“周全”的多媒体课件,非但不能让课堂出彩,反而成了教师授课的枷锁,即便是有心针对课堂实际情况应变一下,但由于课件的制约而回天无力。这样,教和学就无法水乳交融,而成了上下两个互不干涉的平面。
另外,更多的是许多教师制作的课件,多媒体形式与教学任务内容的关系处理不当,无法达到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优化整合。
三、处理好课件制作中四个关系,达到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优化整合
1.主体与媒体的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教学设计、课堂引导的主体,媒体仅是为收到良好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绝非决定作用,它起辅助作用,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也就是说,多媒体的手段采用一定要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既不可越俎代庖,也不能可有可无。
如盲目依赖多媒体,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课件演示,则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者。无法真正实现灵活多变,具有针对性的“教”的过程。同样,如果媒体吸引学生,学生只顾欣赏媒体的手段,无暇顾及媒体背后的思考与练习。这样以来,学生和老师便成了多媒体技术的奴隶。
所以,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应摆正主体与媒体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在选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也要着眼于优化教学过程,着眼于学生和谐发展的宏观目标,绝不能被多媒体所左右。这样,才能让多媒体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2.功效与代价的关系
有关测试表明,学生获取知识,如果只靠听觉,3小时后可保持70%,72小时后可保持10%;如果只靠视觉,3小时后可保持72%,72小时后可保持20%;视听结合,3小时后可保持85%,72小时后可保持65%。传统教学媒体中投影仪、幻灯机、挂图、模型等有像无声,录音机有声无像,而多媒体可以声像并茂,且能动态模拟各种运动形态和重现多种场景等,帮助建立空间概念,其功效之显著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多媒体教学需精心制作课件,投入时间和精力也不菲,且常只用几节课就束之高阁,据施拉姆公式(媒体选择几率=媒体产生功效/需付出的代价)可知,多媒体功效大、代价高,并非每节课的每一知识点都必须用多媒体演示,对于一块板书,一幅挂图就能说明的小问题,何须用多媒体?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自身的技术、时间等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媒体,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交替使用,以达到功效与代价的最优组合。同样,在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中,只有多媒体手段和传统教学的板书、讲解、质疑、互动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优化整合。而不必考虑如何使整节课“多媒体”一路走下来,这样不仅节约精力和时间,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3.繁杂与简练的关系
多媒体可以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如果忽视了实际教学需要,就会适得其反。画面大方、内容简洁、音乐生动、配合主题的课件,往往是语文教学中“画龙点睛”的一笔。
为了追求声画效果,有的老师喜欢在课件中插入过多的漂亮图片,使用更多的动画效果、音响效果。一节课中,媒体展开:连绵不断的音乐、铃声,眼花缭乱的动画效果……却不知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冲淡课堂教学的主题。不仅不能起到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只剩下“优美外衣”!
正确使用多媒体,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要保证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简练效果。切不可忽视主题,内容繁杂,成了画面、声音、效果的堆砌,喧宾夺主。
4.容量与难度的关系
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便于充实教学内容,使课堂容量增加。这对作文讲评教学等尤其有利,可以解决不少难题,且课堂时间多有盈余。
有些教师瞄准盈余时间,或盲目上课,一味求多、求全,想把所有涉及的知识都压缩在一节课内;有的老师加深难度,甚至用些远远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的知识,加重了学生负担,违反了教育、教学规律。这样的“压缩饼干”,不利于学生消化,只会让学生分不清主次,囫囵吞枣。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实际水平等量体裁衣,协调好容量与难度的关系,做到课堂容量适中,难度适宜,可以把节省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讨论、探究,留给老师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论
教和学是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的服务对象,多媒体手段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过程,而应当给教、学的目标服务,给学生的认知规律服务。如何在辅助教与辅助学之间实现合理的平衡,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服务教学,服务规律,以实现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协调一致为目标,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作者单位:河南洛阳市河洛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