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鹏
摘 要:高技能人才在我国还是一直处于紧缺的现象,这成为了提升“中国制造”品牌价值的一个制约因素。而另一方面,却有几百万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就要求各院校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际出发,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高技能型人才。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果,问题解决学习法是在解决问题的情景下,以知识概念为核心,以问题解决方法论为线索展开的一种学习方法,此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一课教学中得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高技能型人才 问题解决学习法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教学
一、高技能型人才紧缺,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例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但我国高技能人才还是一直处于紧缺的现象,这成为了提升“中国制造”品牌价值的一个制约因素。
而另一方面,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期公布的数据表明,2009年有超过610多万名新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的学生就业虽然势头较好,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有不少学生在面试时或者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动手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弱等情况,大多进入企业,要培训少则1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基本达到企业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学校培养人才的状况
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是:能够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职业的各个领域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工作;熟练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甚至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的技术问题或工艺难题;在技术攻关和工艺革新方面有创新;能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活动;能组织开展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具有技术管理能力等。从上面可以看到,就要求我们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学生素质的要求有: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中最好有所创新。
技能型人才,它是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存在诸多弊端:一是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环节;二是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滞后,仅仅停留在验证的层面;三是实践教学的方法只注重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各院校要改变、或者创新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际出发,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技能型人才。
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力保障
那么,如何去培养一个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呢,跟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身在一线的教师也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理论,掌握好一个培养人才的方法:第一,我们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好专业理论知识;第二,能够进行实践问题的解决;第三,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导向。
以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一课的教学要求为例,要求学生能按需求独立地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解决网络设备中遇到的各种故障和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锻炼。
从另一个方面,人们的学习层次可分为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语言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学习;8.问题解决学习。如何在学校教学中就让学生具备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正是我们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目的,问题解决学习法也是这一阶段倡导的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学习法”教学既为学生创造一个发现、探索、创新的环境,又为教师提供一条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可以看出“问题解决学习法”教学是一种有效的符合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一课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
(一)实施“问题解决学习法”的教学过程,一般有如下几个步骤:
1.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结论的迫切追求的欲望。
2.明确产生问题的原因。只有当学生对实践问题有了真正的感知,才能产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思维的积极性,并为探求问题解决的策略提供必要的前提。
3.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已有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应用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4.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养成勤思、善想、深钻的良好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总的来说,实施“问题解决学习法”教学的关键是要创设恰当的情景、准确设置有层次的问题以及教师精心的引导;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激起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再通过准确设置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为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后,在教师精心的引导下,把学生成功地引向知识海洋的彼岸。当然,如何发挥其最佳效果,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都有所不同,甚至不同的教师其做法都有差异。
(二)以下是从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中的“STP协议”一课出发,进行设计的教学过程:
1.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在网络规划建设时,为了保障两个核心部门网络之间通信的稳定,在两个核心部门之间的两个交换机之间连接两条网线,当有一条网线产生故障,交换机还能保障正常的通信,这样设计行不行呢?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H3C-S3100交换机可直接进行,在默认开启STP协议的交换机实验时可事先关闭)。
(1)连接如下网络结构图(图1),设置好电脑的配置 :
(2)由PC1主机ping PC2主机
命令:Ping 192.168.2.2-t
现象:30至50秒之后,出现超时(图2所示)。两台交换机端口橙色灯急剧闪烁。去掉①号线②号线,任意取掉一条,两主机间通信恢复正常。
2.明确产生问题的原因
在交换机有之间有一条线畅通的情况下,电脑之间可以正常通信。连接两条线后,由于拓扑环的存在,广播帧被无休止的复制和转发,使电脑之间的通信产生了问题。
3.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案
拔掉一条网线,通信能够正常,但是如果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线路产生故障后,无法自动恢复。
那么,有没有办法连接上两条网线,使其中一条在正常通信情况下,另一条处于关闭状态;当在通信的网线出现问题时,备用的网线可以自动恢复通信呢?
引入STP的使用,在任何一台(或两台)交换机上启动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两主机间通信正常,然后引入STP协议及其用法。可见学生是在一个怎样的渴望状态下进行认真学习、思考的。
4.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创造性则是问题解决的最高级表现。为了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出一些启发性假设,创造想象的条件,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待学生掌握好STP的使用之后,提出一问题:(1)是不是产生了资源浪费?相连接的两条网线,只有一条在工作,另一条一直处在备用状态。(2)如果这两台交换机之间,通信量较大,现有的单条百兆宽带满足不了要求,有什么办法解决?
这些设想合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课堂探讨研究气氛热烈,师生教与学同步,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很快地进入下一段知识点,端口聚合(将多个物理连接当作一个单一的逻辑连接来处理,它允许两个交换器之间通过多个端口并行连接,同时传输数据以提供更高的带宽、更大的吞吐量和可恢复性的技术)……
四、小结与反思
本课程通过创设情境,以相互紧扣或层层递进的系列问题为载体,以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问题解决学习法”教学,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踊跃讨论,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涨。但是对教师专业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设计上,全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在社会专业实践方面,课堂效果反思方面注重下工夫。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对教育的深刻变革,没有绝对的捷径和固定的形式。一个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工程。在教学中,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作为一个整体去考虑,要从文化环境、教学、培养模式、社会实践等各方面都要进行思考。总的来说,不拘于现有教学规则的束缚,充分发挥现有的教学条件,努力地开拓跟进当前社会科技和文明的进步,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将使教学的效果得到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伍新春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梁广民等编.思科网络实验室.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甘刚主编.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