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习语的翻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闵会玲

  摘要:习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有着极强的表现力,是一种增强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但在翻译上难度极大,本文就其特点及翻译技巧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习语 直译 意译
  
  习语是一种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是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它在语言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习语是人们通过长时间地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句子,其范围很广,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典故和俚语,一般具有结构严谨、形式简练、朗朗上口等特点,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习语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由于地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这就造成了英汉习语之间的差异。在翻译时为了忠于原文,译文必须既保持它的原味,又要符合本国文字的要求,而习语翻译却最难达到这两个标准。要想翻译好习语就必须了解习语的特点。
  习语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形象生动、比喻丰富、习语作为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习语利用恰当的形象化语言使文字通俗简练。如“tit for tat/锋相对”,“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同时,习语还常利用声韵和谐来增加美感。利用重复或重叠来提高效果。如“as green asgrass”(利用双声),“here and there”(利用韵脚),“again and again”(利用重复),“Oat of sight,out of mind”(利用对仗)等。
  (2)具有完整性与稳定性,习语中的成分是固定的不可随便拆开或替换。例如“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千恩万谢,十分感谢),不可改为“One thousand and one thanks”,“A stitch in timesaves nine”(及时的一针省得过后九针)中的“A”不能用同义词“One”替换。“In a family way”(像一家人一样,不拘礼节)中的“a”不可改为“the”,因为“In the family way”又成了另一个习语,作“有喜”、“怀孕”讲。
  同时,习语也有其变异的一面,有些习语有其异体形式,“Pride will have a fall”与“Pride goes before a fall”,“Pride goeshe fore destruction”(骄必败)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习语具有相同的意义,只是文体风格有所不同而已,另外,在实际运用中,使用者往往根据特殊需要而将习语进行灵活变化,从而达到诙谐,幽默的效果。如在Bronte的小说“Shirley”中有这样一句:
  Like March,having conle in like a lion,he purposed to go outlike a lamb,(像三月的天气一样,他来时像头猛狮,去时像只羔羊。)此例的变体活用是从谚语March comes in like a lion andgoes out like a lamb演变而来。
  (3)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作为长时间使用而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中的核心和精华,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中国人说“挥金如土”,英国人说“Spend money likewater,”(花钱如流水),中国人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英语中却说“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中文说“覆水难收”,英文都是“Tocry over spilt milk”;"salt of the earth”“社会中坚。”来源于宗教。
  综上所述,习语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极富表现力的元素,它具有以上之鲜明特性。正是由于它的这些特性,所以在翻译时我们要注意方法。
  
  (一)直译法
  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社会经历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英汉习语中就有了部分相同或近似的习语,也就是说,这些习语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均存在对应关系,所表达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互译。如:“Easy come,easy go,”与汉语谚语“来得容易,去得快。”对应,“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与“趁热打铁”相同,“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与“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相同。
  
  (二)意译法
  有些习语无法直译,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则只好采用意译的方法。例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用来表示被打得大败之意,译成英文便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乌烟瘴气”形容情形混乱不堪,可用“chaos”来表达。
  
  (三)同义习语借用法
  两种语言中有些同义习语无论在内容、形式和色彩上都相符合,它们不但有相同的意思或隐义,而且有相同的或极相似的形象或比喻。翻译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直截了当地互相借用。比方说汉语中有一句习语是“隔墙有耳”,英语中却有“Walls haveears”,两句话字、义两合,无懈可击。我们说“火上浇油”,英国人则说“to add fuel to the flame”,两者也完全一样。
  
  (四)还原法
  一些习语源于外语,翻译时可使之还原。例如“夹着尾巴”应写成“with the tail between the legs”;“战争贩子”是英文“war-monger”的中译;“蓝图”则是“blue-print”等,
  
  (五)增补或省略
  为了要更清楚地表达原意,有时要结合上下文的需要,在译文中增添或删减一些说明。例如“树倒猢狲散”可译成“Once thetree falls,the monkeys on it will flee helter-skeher.”“街谈巷议”在意义上也是重复的,所以译成“street gossip”便可以了。
  习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和文化交流的程度,因此,如何保证习语文化信息传递的准确度和有效度,这是翻译的关键。总的来说,只要把握好习语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隐含意义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忠实于原习语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持原习语的形象比喻、联想、修辞效果及其民族、地方特色,就能翻译好习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