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的“留白”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因而教学也应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教学留白的艺术乃是指将留白手法运用于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留白,就是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在教学时留有余地,创造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通过教师所留之“白”,使学生生出“实”来,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以形成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氛围。教学实践中掌握一定的留白技巧与方法,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使教学更富有成效。
   【关键词】教师 语文教学 “留白”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而教学也应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留白呢?
   1.预设时要明确目标,创造目标上的“空白”。我们强调生成式教学,但生成式教学不等于没有目标。自然生成的结果可以与目标吻合,也可以不相吻合。预设目标是能够实现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实现它。在实现预设目标的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显出高下优劣。自然生成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的。生成是渐进式的,需要时间和空间提供机缘,正如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所写:“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而课堂教学的时空有限,无法提供足以生成的机缘。如果不考虑这个因素而一味追求生成效果,那就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追求课堂生成效果本无可非议,但也需预设目标。
   我们知道,目标有导向功能,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就会在目标的驱动下,主动去获取知识。面对新的课文,教师无需大包大揽,可以利用整体观念指导学生,使他们能迅速确立学习目标。因为,语文教材是按一定系统编写的。一篇篇课文构成一个个单元。他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单元要求是各篇课文的基本目标,各篇课文既承担了单元的教学任务,同时又有自己目标的独立性。授新课时,笔者只需提示学生阅读单元说明,回忆学习的方法,然后留出“空白”。学生将两者联系起来思考,基本上能明确该课的学习目标。当然,单元内各篇课文在目标上有共性,但是由于其写法或内容的不同,目标也会有差异。在学生认定目标时要提醒他们将此考虑在内,笔者稍加点拨,完整的学习目标就可以制定好了。
   2.预设时要引而不发,创造知识上的“空白”。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当学生发现从教师和教材上得不到所缺的知识时,那块“空白”就会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如果教师将内容面面俱到地讲给学生,过于注重教学的“实”,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这就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只有化实为虚,有问题可供学生思考、探索,才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意味。当然,在这里故意保留某些内容不讲,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这样就起到了“吊学生胃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的作用。
   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整即有“缺陷”或“空白”的形状时,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趋向完美,构建成一个“完形整体”,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感受的愉悦。所以,笔者认为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3.预设时要借助语言技巧,创造语言上的“空白”。《扬州画舫录》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清朝扬州一个说书艺人,说到张飞一声怒吼,喝断长坂桥时,只是张口怒目,以手佐势,不出一声,而听众便觉得满室中如雷霆于耳。如果这个说书艺人真地喊出声来,那么,不管他声音如何洪亮,听众都不会觉得这喊声能喝断长坂桥。这种不出一声的“空白”,正是寓有喝断长坂桥之声。在教学中为使学生理解教师难以充分表达的意境,有时不妨以“空白”来代替,便于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用想象填补“空白”。
   的确,我们的教学语言不应从头到尾像机关枪一样哒哒哒地讲个不停,而应该讲究变化和节奏,注意利用语言的停顿。其中,教学停顿是语言的技巧之一,也是教学所必不可少的语言变化方式,它所造成的暂时性的语言“空白”,目的是给学生以咀嚼、回味已讲内容的机会,便于进一步使“教”和“学”顺利进行。同时对词句的理解,如果它们没有牵涉到全文,可以及时解决,避免问题过于集中时,东一词、西一句的释疑没有一个中心贯穿,给学生支离破碎的感觉。当然,解答这些问题的权力依然交给学生。学生甲提出问题但又不能自行解决时,笔者就让学生乙协助解决。好些词句学生不解其意和用处,笔者不急于回答,让他们读一读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笔者还不时交给学生释疑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揣摩词意、句意,用换词法比较原句的好处,从修辞的角度体会作用等等。至于牵涉到全文内容的难句,有的与写作背景有联系,有的是富含哲理的句子或主旨句。前一种情况容易解决,只要教师提供有关的背景资料,学生便能理解。后一种难句仍要联系上下文,回读相应的段落,学生也能从中捕捉到需要的信息。
   4.预设时要于无疑处生疑,创造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我们都知道,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但有时我们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就心满意足,这种不“开”只“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培养也成了一句空话。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加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分;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若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学生有了充分的时空自由,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他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0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