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浓墨重彩皆学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主要描绘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并对画面所表现的各种复杂社会形象和民俗风貌北宋京城卞梁的繁华景象、自然风光、建筑民生等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浓墨 重彩 皆学问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作者张择端。这一不朽杰作,无论从绘画艺术价值或从历史价值而言,皆堪称国之瑰宝。
  《清明上河图》以高度概括和集中的手法,广泛而细致地描写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形象和民俗风貌,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用精致的工笔记录了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全图分为三个段落。京郊阡陌纵横之间,大地和树梢刚泛出嫩绿,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茅舍、小桥、流水、老树,两个牧童悠闲地骑在牛背上。几个小儿在山头放起风筝。树下和草棚下,时有歇脚和闲谈的人出现,远处的河面上也有舟船翩然而过。两个脚夫赶着驮着货物的毛驴在匆匆赶路。路上出现一顶装饰华丽的轿子,前有仪仗、鼓乐开道,后有披红挂绿之人骑马护卫,一看就知是哪家的大户女眷从京郊踏青扫墓而立。路边行人纷纷驻足观望,几个村妇也从屋中山来倚门而立,欣喜地议论着。另有些许踏青的、挑担的、推车的尾随而行。通过动与静环境的描绘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商船云集,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在饭铺进餐,更多的是忙忙碌碌为生计而奔波的各色人物。在这里,更多的是市井百态、百姓生活,仿佛找不到消明的痕迹。但其实不然,画家巧妙地突出卖扫墓祭品的王家纸马店,以呼应清明节的特定氛围。河是作者着重描绘的对象,整幅画绢也由汴河贯穿始终,所以在这段重要章节里,作者更是不吝笔墨,尽情表现: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在这个码头区,客商云集,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陆交通会合点。通过作者维妙维肖的写实表现,使我们不仅看到了当年的盛况,并仿佛能听到千年前人声鼎沸的轰鸣。
  第三段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而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史,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闲人,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了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在楼阁亭台之问,我们阅读着当年的恢弘,在大街小巷之中,我们品味着曾经的繁华。
  《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人物众多。身份各异,将当时各阶层的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维妙维肖。人物大的不足三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毫纤俱现,极富情趣。
  在画作中,作者并非只描绘正常的市井生活,而且把生活中的“意外”不着痕迹地融入作品小。前面的毛驴被后边的驴啃咬,受惊将骑在身上的主人掀落于地:挑水的汉子一个水桶滑落而前功尽弃:闹市中两人一言不合挥拳相向,并有一方的伙伴飞奔前来助拳……这些“意外”细节的描绘,使全图更富有生活气息,更具有真实性,凸现出写实主义的风格。其敢于“暴丑”的勇气,对我们现在的艺术创作仍旧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相比较来说,我认为《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远远比不上其历史价值。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清明上河图》了解北宋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其中所蕴含的各种“学问”,更是后世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知识和启迪。
  首当其冲的就是《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建筑。从城楼大殿,到庙宇厅堂:从街面店铺,到水榭回廊;从深宅大院,到普通民居;从馆舍戏台,到茅屋草堂;从门楼牌坊,到各种桥梁,都彰显出古人的智慧和能力。同时,也汇集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萃,可以说是中国宋代建筑的样板。画中的建筑千姿百态、蔚为壮观,让人目不暇接、拍案叫绝。尤其是画中的拱桥,更让人叹为观止。其跨度和高度,绝对属当时世界一流。在桥下建造游廊,方便走纤和赏景,在桥面两侧构架商铺,使桥的功能进一步拓展,我们不禁为古人的匠心独运而赞叹。反观当今城市建筑,民族性的特点越来越淡化,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
  《清明上河图》中人物的服饰也值得我们后人探讨和研究。在684个人物身上,没有一个重复描绘的。无论是官员的官服,还是仆人侍从的制服;无论是读书人的长衫,还是寻常百姓的短衣:无论是大家闺秀的绣装,还是小家碧玉的罗裙;无论是贩夫走卒的服饰,还是沙门僧侣的袈裟;还有不同年龄小儿的打扮……真可以称得上是宋代民族服饰博览会。对我们现代的服装设计民族化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
  《清明上河图》的庭院设计可以称得上是精美绝伦。水而上曲曲折折的回廊,给我们“曲径通幽处”的美感;绿树掩映的庭院,又给我们“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清静:桃花丛中露出的隐约房屋,也给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旷神逸;杨柳、小桥、流水、茅屋又把我们带进“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无论是官邸大户,还是普通人家,都有各自的豪华和清静,各有不同的风格和韵味,如同一首美妙的交响乐,构成一首绝美的旋律。
  《清明上河图》以其恢弘的气势、写实的风格、细腻的艺术表现手法为后人称颂,而图中蕴藏的种种历史信息及知识,更是我们解读历史、启发智慧的钥匙。历史长河中的瞬间在那一刻定格,那一刻的定格凝结为永恒,这样的永恒震撼和启迪着我们这些后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2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