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美术课浅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努力探索美术教学的新路子,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1 教师的教态应亲切自然,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即使是对待差生,老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始终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
2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例如,上《图案基础――写生变化》一课,在讲解“变化”的几种方法过程中,我制作课件,出示了鱼、兔子,几何化的松鼠、青蛙,夸张的小猪、梅花鹿等,这些变换的动画图案,加上美妙的音乐,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但掌握了“变化”的几种方法,而且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融形、色、光、声为一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是一种在一般课堂上难以达到的高功效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3 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习动力。现行初中美术教材虽然也有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如:插图设计、招贴画设计、标志设计等,但总体来看,线造型、明暗造型、色彩造型、立体造型这些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训练仍占相当大的比重,还可多增加一些生活中的应用美术,如:“为自己喜爱的书籍、影集、纪念册设计封面”,“为班级的黑板报设计版面和插图”,“设计制作一张平面或立体的贺卡送给亲人、老师或同学”,“为自己所在的学校设计校服的款式”,“为某一课本剧设计制作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为校园设计制作建筑模型及环境雕塑模型”等等。这样,让美术学习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乐学、愿学。
4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型为主动合作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的模式往往是教师先讲解作画要领,然后学生分别独立完成作业。而现代教学改革则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来参与。以欣赏课教学为例,教师在作适当的讲解介绍后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让他们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并说一说理由,可以个别发言,也可以分小组讨论,再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以写生课为例,学生可以先以自己的见解创作,然后和老师交流,不一定每次都完全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对于一些较为枯燥的美术常识,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答,再以积分多少决定胜负。这种方式迎合了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能够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竞争意识。总之,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活跃美术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 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突出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不可否认,现今的美术课堂上学生所受到的训练绝大部分是模仿式的专业技能训练,教师和家长往往也以“画得像不像”作为评画的标准。因此,美术课堂教学迫切需要改革的便是突出创造力的培养。初中美术课堂所面对的孩子中有极少数将来可能从事美术专业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掌握扎实的绘画技能是必要的。而绝大多数孩子将来所从事的会是其它各行各业的工作,绘画技能在他们的工作中会用得很少,但美术课所给予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突出的创造能力却是他们从事任何一个职业都必备的基本素质,因而技能训练应服务于创造力的培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