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 曲阜 276826
  
  【摘要】建立中华民族乐派是几代人的梦想,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的梦想,但建立需要时间和大量理论工作的投入和完成。中国民族音乐的建立还需要做很多工作,还不具备足够夯实的基础,在很多方面还有待于发展和商榷,切不可操之过急,期望靠打出来一两个旗号来促进它的实现,那样不仅不会如愿以偿,而且有事与愿违的危险。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关键词】新世纪中华乐派 民族音乐 音乐教育
  
  It is better to return home and weave net than standing by water and admiring fishes
  ------Thinking about Chinese music style under new century
  Wang Yan
  【Abstract】To set up a Chinese music style is the dream of several generations, is the dream of each Chinese person who has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but it needs plenty of time and theoretic work to finish it. In addi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music style also needs some work to be done and till now it has not had the good base and more than one side remains to be seen. Therefore, we cannot act precipitately and expect to create one or two banners to advance its actualization, because doing which not only cannot achieve what we wish, but also maybe we will have the danger that things go contrary to our wishes. It is better to return home and weave net than standing by water and admiring fishes.
  【Keywords】Chinese music style under new century Folk music Music education
  
  1.前言。由赵宋光等四人提出的建立“新世纪中华乐派”的主张引起了音乐界的广泛关注,召开了很多座谈会,2003年9月2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主持召开的“对新世纪中华乐派的理解”会议,实际是中华乐派提法统一认识的工作会。而后又进行了许多的讨论,2006年8月赵宋光等人在北京九华山庄举行了“匠哲雅集”的论坛,对“新世纪中华乐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而以2006年底的各方论战尤为激烈。“新世纪中华乐派”涵盖有四个部分:理论、创作、表演、教育,主张建立中华特色的音乐学派,分析了近百年来中国民族音乐的落后原因,是教育领域中欧洲中心主义的长期作祟,乐派的构想,可能让我们找到一个改变这一残局的整合点。因为它不单纯着眼于创作或表演,而是一种近于文化战略的、面对新世纪音乐文化整体的目标。
  
  2.民族音乐的建立自古有之,需要时间和实践的积累。
  
  2.1 可见,“新世纪中华乐派”的提出,是力图恢复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一种旗帜声明,表明了中国音乐家们振兴中华文化的决心意志。暂不提这种“乐派”的内涵是不是纯正的民族音乐,是不是包括所有的中华大地所有的音乐流派;能不能当成未来百年中华乐人包括台港澳及海外华人在内的音乐文化发展总目标,就对其本身的认识来说,就存在着很多的疑点和困惑。
  2.2 众所周知,历史上各种乐派的兴起是以现实的音乐成果为根基的,是充满了音乐特色和创作风格的,是以对民族音乐总结概括为前提的。比如我们熟知的古典乐派、浪漫乐派、各个国家的民族乐派等,是在社会上先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了很好的音乐教育根基,才逐渐地发展起来的。乐派不是身处于这个音乐事象中的人对自己音乐实践的一个评价和定性,而是后人或旁人对以往音乐艺术实践的总结和认定,我们不能人为地创造什么乐派,更不可能把中华民族众多音乐形式号令于一旗之下。伍国栋也认为流派概念的产生也是事实存在后的非主位的描述性的或者学术性的总结,就是说不是当事人自己讲我是什么乐派,我们当代人不能总结说自己是什么流派;梁茂春也认为,我们提出中华乐派主要是对我们中国人的,但是要得到世界人民的认识,我们也不要羡慕外国的乐派,心也不要过急,这个要慢慢来,应该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些不是靠喊出来的,是靠做出来的。我们在羡慕历史上各种乐派对本民族、对本国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时,更多的应该参与到恢复以中华文化为载体的音乐教育、表演等一些具体行动上来,而不应该是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具体的什么标示、名号上,徒有虚名,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为基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3 回首二十世纪中国的音乐教育,整个都是西方的音乐文化教育体系,世纪初的“学堂乐歌”通过日本学西方;二三十年代,在专业音乐院――全盘接受德奥音乐教育模式;五十年代学苏联――仍然是德奥法传统的翻版;八九十年代学欧美“现代”。在这样根深蒂固的体系下,恢复民族音乐的中心地位实在很难,中华乐派的口号不是二十一世纪才提出的新课题,而是二十世纪不断有人提出的老课题,它是几代音乐家牵肠挂肚、孜孜以求的事情,20世纪20年代开始,萧友梅、黄自、青主等人就在思考这些问题了。1995年12月,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提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观点,充分证明了各方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和关心,但十多年已过,成效甚微。此外,我们自己未能对中国音乐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未能对中国音乐的体系加以归纳和总结,民族音乐理论研究不健全、不完善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样以来,十年都没有落实的民族音乐教育计划,靠一两个旗号的打出和乐派的命名,对问题的根本解决不会有太大的积极意义。更有甚者,有些地区断然要取消音乐特长生的升学加分资格,直接导致音乐课在中小学课程的地位再度下滑,这就不仅仅是中西音乐文化的问题了。因此不如切实考察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积极的改革措施和切实有效的实施办法,而不只是提些空乏无物的建议和理论。
  
  3.建立中华乐派,教育是根本。我们建立中华乐派也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乐派也好,不管用什么词,教育是基础,而高师音乐教育是恢复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世界上都在提倡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并且对本民族音乐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有利于充分借鉴各国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尽快建成我们系统的民族音乐理论体系。在这里,有一个中西关系的问题,不是对西洋文化进行全盘否定,而是要利用别人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填充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格里格自小就游学于欧洲各音乐学院,接受的是西洋的作曲技法教育,但挪威民歌和舞曲的影响在他的音乐中是无所不在,可见,关键是内容,看谁在起主导作用。笔者认为,音乐界的学者在做大量理论研究工作的同时,应深入到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为有代表性的院校出谋划策,积累经验,从试点展开,成功后加以推广。进行研究性的考查,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本,加以概括总结,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提请有关部门给予解决。对一些良好的建议和切实可行的方案,应立即实行,万万不可束之高阁,民族音乐文化已经处于一个近乎边沿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极端的情况下,进行一些非常规的措施不是目的,是没办法的选择。总之,高师音乐教育的广阔天地为我们音乐家的实践和理论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要有利于民族音乐的构建和发展的一切措施和理论,都可以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
  
  4.团结务实,共创未来。建立中国音乐乐派是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也是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国人的梦想和责任,但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实践的积累。抓住问题的根源,方可解决,而不是计较名号,只解决表层的问题。就像前一段针对中小学生减负的问题,有专家就提出了“早九晚五”的建议,在时间上限定,以减少负担。这当然不能解决减负的问题,试想,课余时间多了,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家里早早起来补习功课,在社会上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因为大的环境就是这样,面对升学压力,有三六九等各级各类学校的划分,而评判这一切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学识和综合能力的高低,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加班加点也是无奈之举。学生好象表面上在学校减负了,但孰知课下学生是多么的“负重”呀。相信建立中华民族乐派的愿望,在各个专家和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实现,而这一切的当务之急就是做大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充实民族音乐理论,建构系统的中华民族音乐理论体系,结建民族音乐体系的大网!
  
  参考文献
  1 谢嘉幸.新世纪中华乐派“四人谈”[J].北京:人民音乐, 2003.8
  2 李小戈、马力.二十一世纪中国音乐发展的乐派论争――首届“新世纪中华乐派”综述[J].音乐与表演.2007.1
  3 樊祖荫.音乐与人――中国现当代音乐研究文集[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4 [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汪启璋等译.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们音乐出版社,199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2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