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动力,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和质量,缩短了高职院校与重点高校之间的竞争差距。本文以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完善思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应用
  
  教育部2000年出台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经过10年的改革和建设,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改革过程中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各种应用手段贯穿于教学的实践、应用和职业技能培养。
  
  一、信息技术与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联系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实质是教育手段的改革,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将激发教学手段的创新和变革。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主要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师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当前,信息技术在高职高专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1.成为教学实施的重要辅助手段
  信息技术以其快捷、高效的信息管理方式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已经成为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主要体现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校园网、城域网或互联网)传递教学信息和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应用PowerPoint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收集资料和自主学习,应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MSN,QQ等)进行交互学习等。教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也越来越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是教学过程使用信息技术的具体体现,如教师采用PPT教学,可以图文并茂地展示教学的内容,将教学的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同时电子化的教案、讲义,可以方便地进行拷贝和传输,教师可以将教案和讲义挂在学校的校园网甚至可以放在自己的博客或QQ群中,学生在课堂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和学习,实现自我学习的教学转变。
  2.成为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
  信息技术强调网络和计算机的应用,在学校教学管理中,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招生就业管理系统等,可实现文件、资料的无纸化传输和共享,能够为具有使用权限的师生提供快捷的服务,省略了手写、打印以及保管的过程,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同时,与人工手段查询相比工作速度明显加快。电子化的资料通过数据库技术进行查询非常方便,特别是对于日益增加的学生和教学数据,采用计算机查询方式就更为高效、精确。而且,充分运用计算机的存储量、统计分析等功能,把学校内的各种信息、资料加以整理、分类、加工,可以避免重复,节省人力物力,学校的各类通知和招生就业信息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进行传递和宣传,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增强了教学管理的实效,提高学校影响和声誉。
  3.成为教学评测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评价中,高职院校通过学校网站对外进行宣传,同时通过网站将各种评估检查材料进行展示,如质量工程、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评估和检查提供了跨时区的检测查询方式,提高了效率。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和检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可以准确、快捷地分析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并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将结果及时反馈。提高了教学的反馈效果和效率,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促进了学校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的革新,常见的应用方式包括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基于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交互式教学和基于互联网的专用学习平台的网络化教学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最终体现在对教学培养的目标上,也就是实现“教、学、练、做”的教学理念,以对应专业的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基础,培养理论不“软”和技能过“硬”的技能型人才。信息技术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从感觉开始,并经过知觉、记忆上升到思维层次,最终实现掌握。在高职高专教育中,通过信息技术对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的展示,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手段的运用,将要传授的知识内容通过精心选择、设计和技术处理后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行形象化教学。它将引起学生认知结构和思想情感变化,学生能迅速掌握知识内容,并牢牢记忆,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2.提高了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
  在实践技能教学中,根据培养对应专业的技能要求,可应用多媒体课件、计算机网络等手段进行模拟、仿真实验、实习,通过讲解、示范、动作分解、反复练习直至达到熟练运用,如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组网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网络组建模拟软件进行网络的组网实训,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操作,学生可以反复尝试和组建任意网络,同时可以防止学生因误操作导致的硬件损坏。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下得到锻炼和提升。此类技能训练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无法达到的。
  3.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知识的学习过程为学生建立学习的方法,也就是自主学习。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能力的过程。学生通过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来获得各种知识和信息,既培养了学生使用各种信息设备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搜寻、处理、生成、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信息的免疫能力、自学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但由于高职高专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致使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缺乏领导机制和制度保障
  为达到将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和传统教学的无缝结合,教师需要学校在制度、监督、管理和奖励上的支持,而学校领导作为各项政策方针制定和决策的主导者,能否建立有效的信息技术使用与监督体系,对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有着直接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领导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往往重视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教师自主应用的阶段,没有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用监督、管理和激励制度。
  2.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不成体系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本质上就是建立一个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通过这个平台进行教学内容的教学和交互。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在发展决策、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制约下,支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技术平台建设缺少统一规划,每个与教学管理相关系统的建设各自为政,技术架构不统一、功能单一、信息不一致,缺乏数据标准,各教学职能部门的数据组织形式和数据管理方式不尽相同,造成数据格式不一致、无法共享,形成信息孤岛。系统的孤立导致缺乏统一的访问界面和应用接口,教学信息零散、主题不明确、个性化不强、界面风格不统一、人性化程度较低。另外,教学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运行,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由于缺乏对这些数据的有效整理和加工,未能充分发挥教学信息应起到的作用。

  3.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作为教学信息的传播主体,是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效果优劣的关键。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否具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意识以及是否具有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否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到教学中是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因素。目前,高职高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已经具备,但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多样性方面仍略有欠缺,尤其是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行政管理岗位教师使用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差,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理论,对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仅停留在操作上,一旦系统出现问题无法判断和排除故障。
  
  四、信息技术助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新思路
  1.建立健全信息技术使用机制
  首先是促进各级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领导人的认识,建立良好的行政支持环境,给予教育信息化以政策上的鼓励和经济上的支持。另外,要加强现有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投入资金最大效能的发挥,多方面地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有效性的获得。
  其次是学校信息技术使用、监督、管理和激励的制度建设,鼓励、支持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教学过程和进行教学管理的良好氛围。建立信息技术的使用效果、监督和指导的制度,建立信息技术使用和激励制度。
  2.建立统一标准的信息技术平台
  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资金、人力等因素,需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需要多方筹措资金,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建立一个统一标准数据格式,统一入口的多应用系统共享平台,同时做好信息技术软硬件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也可充分利用网络免费信息技术资源,由于高职高专在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上的局限,信息系统不可能一步到位,可先使用网络上免费的信息系统进行教学和管理,如采用QQ软件的群功能建立单位或部门群,实现通知和非涉密文件的实时传输,也可以建立学习群和讨论组实现教学的在线交互。可以使用移动飞信系统,实现办公通知的发布,实现信息的即时、免费广播,节约办公通讯费用。
  3.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主要是让教师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应用观,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结合应用。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必须给信息技术合理的定位,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师讲授与信息技术使用之间的主辅关系。信息技术的使用不能代替教师生动的讲解,教师的讲解应与多媒体演示有效地结合,取长补短。我国现在对中小学教师已经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而针对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提高还未开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参考文献
  [1]滕佳东.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12:95~97
  [2]谢晓飞.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管理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05,8:40~41
  [3]陈宪明.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变革的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3,5
  [4]李海廷.信息技术发展与高校教学模式创新[J].教育探索,2007,2:109~110
  [5]王立珍.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10:8~10
  [6]宣华,郭大勇.依托信息技术的高校现代化教学支撑平台[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150~1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4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