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助推教学阅读时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978年美国著名图书馆学专家兰卡斯特发表了《走向无纸的时代》和《电子时代的图书馆》两部论著,揭开了数字图书馆构想的序幕。30多年过去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快速发展,数字图书馆从构想成为现实,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校校通”工程的触角深入到我国大中城市的每一所中小学,发展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成为时代的召唤。
数字图书馆是伴随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事物。数字图书馆是运用信息技术以数据库为基本方式组织数字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存取服务的信息系统,是图书与数字技术走向大众的产物。数字图书馆基于知识共享的现状,通过创新理念与产品引领阅读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图书检索、视频点播和文献资料的搜索方面数字图书馆给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其特有的发展模式及读者服务模式,实现从文献中心到信息中心,再向教育服务中心的转变,对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2005年建成开通的。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基础教育城域网数字图书馆项目之一,它收藏了来自300多家出版社的正版电子图书89738种,共1013456册,分小学、中学、教师和通用4个主要图书库,分别面向全市范围内1800多所中小学的100多万名中小学师生提供适用的图书资源。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把技术开发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应用与研究紧密结合,有力推动了教学与阅读。
一、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如何助推教学与阅读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结构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促进图书馆传统功能模式向开放式、网络式的信息服务模式转变。数字图书馆具有藏书量大、检索方便,不受藏书册数、不受阅读时间地点、借阅人数的限制,不会磨损,不会遗失的特点。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基本特征可以简单地归纳为6个方面:数字化存在、网络化传递、开放化共享、知识化提供、个性化服务、集约化管理。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字图书馆走进中小学校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丰富的图书资源,根据师生需求为其提供教育资源的专业分类以及友好性交互,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手段,为开展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化学习,促进个性化学习提供了重要资源条件;促进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对知识进行精确定位,培养数字阅读和主动求知习惯,对校园教学与阅读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1.带来了师生“阅读介质”的变化
数字化和网络化推动了阅读方式的革命,这种“无纸化阅读”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人们的传统阅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对阅读方式最大的改变就是“纸质”读物将被进一步弱化,虽然数字阅读短期内不能完全替代纸质的书,但纸质的书已经无法承载今天的海量信息。从承载的信息量和传播速度说,网络在今天无疑是纸张最好的替代物。
图书资源无论从其内容、数量,还是从其存储、传递和提取的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对教育来说,数字图书取代纸张不是一个简单的阅读载体的变化,而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技术革命。它意味着,将从技术上全面冲击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学设施和教学方法。在依托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数字阅读将打造出一批全新的教育管理者、全新的教师和全新的学生。
未来,一种电子阅读器也许就像一个小型“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下载,能不断扩容,进行图书更新。如果用这种电子书预存中小学生的课本、电子课件和各种学习复习资料,或各种课本和教材将全部从网络上调阅,也许学生们将可以告别沉重的书包时代。
2.带来了师生个体“阅读习惯”的变化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在数字时代,传统的纸本阅读中的在图书上墨笔勾画、圈圈点点、重点批注,加强记忆,将被鼠标键盘的敲击所代替。
在数字阅读时代,只要轻轻点击鼠标或键盘,传统阅读中,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抄写、记录或复印的华文乐章都可以轻松保留、随时查阅和记诵。数字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数字图书将成为学生们的外脑和知识宝库,最大限度地改变阅读习惯,减轻学生的各种学习负担。
3.带来了师生个体“阅读时空”的变化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作为师生传统阅读的重要实体,开辟了一条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文化传播渠道。数字图书馆使图书馆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图书的利用率成倍提高。哪里有电脑哪里就有图书馆,哪里就有阅读。
4.带来了师生个体“阅读管理方式”的变化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然而,海量信息自由阅读不再有传统纸介阅读单书单页手工翻阅的确定性,容易使学习者在网络选择产生“多撷”与“迷失”。在数字阅读中,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对多频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加工和整合;学会用阅读目标调控自己可能被引起的多样化兴趣,学会自我管理,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内化,由此带来了自己阅读管理方式的变化。
5.带来了学校、教师、学生阅读与使用新的发展空间
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图书馆,藏书占据空间大,信息周转慢,读者利用受复本数的影响,资料检索获取率低,数字图书馆相对于借阅纸质图书手续较复杂而言,数字阅读简洁快捷,统一购买,开放共享,不需要重复备置复本,经济节约、低碳。
教师的备课方便了,原来要借一大摞的参考书,现在只要输入相关章节的主题词,就能找到大量的有关资料;用于科学资料的查阅,不需要跑遍全馆找全几大类,只要输入学科名或主题词便能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书或章节。
新课程背景下,研究型学习要求学生要养成自主上网搜集资料的能力。其中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日益完善的数据库是研究型课程极好的资料库。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图书都是经过精选,针对中小学师生课内外教学、阅读、研究的,有着较高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这些精品图书用于学生的集体课堂阅读,只要网上轻轻一点,全班每个人都能读到。
6.带来“教与学的组织方式”的变化
在数字阅读时代,通过综合利用网络技术,改革教师的教材教学教法,实现缩短学习时间、加快学习理解进程的学习目标,让网上阅读成为一件乐事,让网上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用跟着老师的进度走,可以大量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阅读,各取所需,使个性化学习获得充分发展的余地。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在数字阅读时代,网络能创造出“一对一”的教学环境,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教师不再苦于班上同学的程度不一,可以和班上的每名同学实现即时辅导、即时在线交流。而“一对一”的教学环境,不仅向学生们提出了很高的网上阅读要求,还向教师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采取最适合的数字教材,实现教学上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依托北京教育信息网,面向全市中小学建设的统一的数字图书服务平台。它提供校内IP认证和校外身份认证两种认证方式,保证广大师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数字图书资源;同时还实现了与北京教育资源网、数字德育平台等重点应用项目的资源共享与融通,新增了服务于师生个性化需求及用户参与的诸多功能,如:最新推荐、好书导读、主题图书推荐、图书荐购、图书排行榜、热门标签、读书圈子等。
统计显示:2008年3月~2009年底,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网站点击量1081371人次,共有157780人次登录访问了数字图书馆,共进行了18545次检索,借阅电子资源8251册,在线浏览14605人次。馆藏图书中最受欢迎的图书类别为:文学、文化、科学和教育。
二、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工作重点
北京市在中小学范围内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数字图书馆,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提供重要资源,但一直以来由于场地、经费、人员、设备等多方面的原因,图书馆在广大的中小学没有起到相应的辅助教学的作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1)一些学校购置的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大部分仿照公共图书馆或大学图书馆的结构,在功能设计方面比较强调它的资源存储的功能,成为了“静态性资源”,内容比较单一,时效性不够,更新缓慢。
(2)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与学校教育教学需要性结合模式欠科学,适用性不强,常常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师生的当前教和学的资源需要得不到及时满足,没有充分结合学科教学的要求,因此,使用效益达不到期望水平。
(3)管理方式主要停留在传统图书馆分类管理上,对教育教学、学生学习活动发生经常性、实质性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4)由于学校之间各自为政,自行投资,校际间相互隔绝,数字图书资源不能开放共享,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
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要更好地服务于全市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助推数字生活。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相关工作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丰富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内容,进一步弥补各中小学校传统图书馆的藏书不足,吸收更多图书资源。增加适用资源,让广大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和掌握更广泛的知识,拓宽视野,推进教学与阅读的方式变革。
(2)加强统筹,简化使用程序,借助网络优势,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为全市各中小学校及相关教育教学单位提供图书资源的服务,使原来没有条件享受图书服务的学校和个人,尤其是远郊的学校和师生获得平等使用图书资源的机会,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
(3)集中力量,统一规划和建设数字图书馆,避免各自为战造成的资金浪费和重复建设问题,保证数字图书馆的书目可以持续不断的发展和更新,使数字图书馆发挥更大的作用。
(4)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面向更广泛的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探索和完善教育教学资源的公共服务体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4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