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志平

   解答应用题是一项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在引导学生正确解答各种实际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实际工作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认真审题,揭示联系,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如何读题。
   1.熟悉性的读,分清题中的情节、条件和问题。读完后,不看书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中的意思。
   2.批划性的读,即用自己喜欢的、不同的符号将题中表达情节和数量关系的词语画出来,帮助理解题意,疑难之处也应标出来。
   通过用以上两种读题方法,长时间地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会得到显著提高。
   二、合理想象,多向探求,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我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展开合理的想象、推理。例如:从“一本书80页,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4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0%”三个条件中,可以想象出什么结果?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
   1.从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可知小红第一天读书的页数。
   2.从第一个条件和第三个条件可知小红第二天读书的页数。
   3.从以上三个条件可知:
   (1)两天共看56页;
   (2)还剩24页没看;
   (3)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8页;
   (4)第一天与第二天看的页数的比是4:3。
   通过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锻炼,解题思路比以前活跃,化难为易的本领也逐步具备了。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让学生掌握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在深刻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起点、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寻求多种解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自我评估,比较鉴别,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少数学生对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有时解答了却不知正确与否。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发生,我要求学生在确定计算步骤,列出算式后,不要忙于计算结果,先要讲出算理,看是否合乎题意,是否正确地反映数量关系,检验自己的思维是否合理正确。
   有的题虽然计算出结果,但还应要求学生根据题意估算结果是否合理。
   我平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评估能力,学生对各类题目的理解透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思维的正确性明显增强。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岭县三县堡中心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