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究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春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引导,精讲点拨,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数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呢?
一、主动探究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如教学“分数小数互化”一课,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小数除法,并掌握了分数与除数的关系,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找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分母的特点,总结出分数化有限小数的规律。又如:在讲“小数性质”这一课时,首先通过复习旧知:1分米=0.l米、10厘米=0.10米、100毫米=0.100米,并结合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0.l米=0.10米=0.100米。同时,在写法上加以比较,从而揭示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旧知引出新知,抓住知识的发展过程,运用自学质疑、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教学手段,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让学生结合上述所学,完整地总结出小数的性质,这样突出了重点,分化了难点,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
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真正把时间和空间归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二、创设情境
学生学习时,往往接触的不是直观的条件,而是一种情境或想象,这是学生学习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区别。
恰当的启发性的情境具有两个特点: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这样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情境,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气氛,又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一个生活场景:××商店挂着一则商业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有一种原标价为120元的衣服,老师想买这件衣服,你帮老师算算,应付人民币多少元?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学生的“疑虑”之时,教师及时点拨,起到了水道渠成的作用。
面对每一个学生都是素质教育的主体。因此,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实际活动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大多数学生成为看客。
数学是一门探索模式的学科,它的任务之一就是探索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讲究教学策略,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研讨,在学生中形成研究风气。
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所以要放手让儿童动手、动口、动脑。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多层次地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技能技巧。精心设计学生形成理性认识的第二实践活动──课堂练习,通过“开放性”练习,更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促进学生多层次的发展。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因此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一些实践性的题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总之,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应该能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机会,在学生研讨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推进,直至达到研究目标。在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灌云县侍庄中
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1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