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爱国主义教育情感浅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志坚
摘 要: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无限热爱的一种崇高思想感情。如何激发爱国主义教育情感,也就成了新时期德育教育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通过自己的实践,提出了其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激发 爱国主义 教育情感
一、环境陶冶法
良好的环境具有导向、激励、育人、审美等功能,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无不时刻对学生进行着很强的渗透和陶冶。通过精心创设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引导学生由入境而入情,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教育方法。我认为: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一个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就是环境的陶冶作用。可以想见,在一个纷乱嘈杂的氛围里大讲爱国主义,那是苍白无力的。假如我们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占领各种宣传阵地(宣传栏、黑板报、走廊、教室墙壁等),张贴国旗、国徽图案、革命领袖和历史杰出人物的肖像、爱国名言、油画、壁画等,可以直观鲜明的艺术形象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熏陶与感染。若再辅之以引导学生爱护环境,人人动脑,人人动手积极参与到环境建设中去,则会创造更多的陶冶学生性情的契机。
二、情境感染法
毋庸置疑,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在各科教材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爱国主义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饱含真情,用富有磁性的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表情,创设一种情境,制造一种氛围,如和风细雨地感染着学生的情绪。要做到这点,教师就应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有的放矢,才能做到文道结合,水乳交融,情境自生。无论是语文课中讲到人物形象的美丑、正义与邪恶的交锋、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还是历史学科中谈到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卑躬屈膝的屈辱史、忠臣英烈的悲壮和奸险小人的可耻;亦或政治学科中提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现实中人心不古的缺憾,教师都应以一种如江流般深沉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潮起潮落,使学生如临其境,深感其情,受到教育。
三、活动激情法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在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其教育形式的灵活性与多样化,其中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因此,我们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和校外活动。如“读百部爱国故事书”“唱百首革命歌曲”“观百部爱国优秀影视片”“赏百首爱国诗词”;结合清明节、“五四”“七一”、国庆节重大节日开展主题鲜明的活动,开展凭吊先烈、远足寻根、文艺演出、歌咏比赛、入团宣誓、书画展、征文,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革命故居、历史遗迹、中外合资企业、访问老红军老将军,还可邀请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同志到校作乡情和形势报告以及开展一些爱国教育实践活动等,都能寓情于景,寓教于乐,使学生耳濡目染,动心动情,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按需施教法
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边际效应”,即一个东西的价值与它满足需要的程度成正比。用通俗的话来说即: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好。如运用于爱国主义教育中,就是教育如能触及学生内心世界最敏感迷惑最需要答案的部位,所留下的痕迹是最深的,在情感上所产生的磁化效应也最强烈。因此,我们必须洞察学生内心,把握其思想脉搏,重视周边环境的影响,仔细寻找契入点,以此深入,逐步扩大深化,不仅能在学生情感上引起强烈共振,还使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更具鲜明的时代性。
参考文献:
1.蔡丽梅.《爱国主义教育三要》.《黑河教育》.2001年04期
4.田璋.《爱国主义教育的几个途径》.《山西教育》.1995年10期
5.徐稚.《如何在大型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班主任》.2002年10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和平镇中心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