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浅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高发职业群体。除环境、制度、社会因素诱因外,个人的自我调节、自我矫正、提高自身缓解能力也是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职业;倦怠;危害;表现
随着社会发展,群众对教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的工作越来越繁忙,工作强度和压力也越来越大。使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身心疲惫状态,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职业倦怠。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并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呢?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1、职业热情、兴趣消失,消极应付工作
教师一出现职业倦怠后,就会产生厌教心理,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对于教学工作得过且过,上课经常迟到早退,不认真备课,写教案,不带教案上课,不仔细钻研业务,教学方法简单、落后,教学内容单一;对待学生漠不关心,常用讽刺、挖苦、讥笑的语言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虐待,更有甚者用打耳光、拧耳朵或者踢等方式体罚学生。这不但破坏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变得内向、孤僻、敏感、自卑,对学生的心灵造成终生不可磨灭的伤害。
2、职业兴趣轉移
由于对于教学工作的倦怠,教师往往会将兴趣转移到自己所爱好的事情上去,比如搞第二职业,做生意,交朋友,玩牌,打麻将,吃吃喝喝等,从中获得满足感,丧失职业自豪感。
3、对于教师身心造成影响
由于长期处于一种压力与不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教师会经常觉得空虚、郁闷、挫折、愤怒、烦躁不安,失眠、紧张、食欲不振、全身疼痛,疲惫不堪等症状,并且觉得工作没有意义,枯燥无味,前途渺茫,没有希望,情绪波动很大,产生压抑感,严重者会产生自卑、绝望心理,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二、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1、科学管理、建立民主
学校管理制度化、民主化,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代会的作用,并落实到管理程序上。每学年,学校都要召开一至两次教代会,听取校长的工作总结和工作设想,审议有关全校性的重大问题等,对校长的工作报告及需要审议的事项,教职工代表充分讨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迅速反馈到学校,学校对原来的报告和议案初稿进行认真修改,再交大会讨论,最后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一旦通过,便成了学校的行动方针、教职员工必循的制度,最终使管理体制日趋民主、科学,学校实现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其次,是实行“一条龙管理”,即“校长——主管副校长——处室主任——具体办事人员”,一级追一级,责任到人,负责到底。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后勤工作、教科研工作等都有学校的主管领导和职能处室,学校总是将每一项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将纷繁复杂的工作变成了有条不紊的程序,使得学校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轮岗进修,竞争上岗
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迫切需要一大批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充满创新精神的教师。当前,教师队伍过于稳定,长期在一个单位,不仅年龄老化、结构老化、知识老化,一些老师还形成了思维惯性、工作惰性,长期面对一个岗位,早已没有了创新的动力。进行轮岗进修,竞争上岗,改变暮气有余、朝气不足,稳重有余、冲劲不足的教育现状。例如:现在,一些学校教师编制超编,可以按照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设置岗位,竞争上岗,杜绝“两个和尚抬水喝”的现象,其余教师集中轮岗进修或“跟班学习”,严格按照上下班时间的要求进行考勤,进修结束后,进行考核,竞争上岗。教师轮岗进修和竞争上岗的机制,可以打破旧的平衡,形成一股“冲击波”,形成“鲶鱼效应”,把教师队伍充分激活起来,使整个教育产生新的竞争,形成新的风气。如:我们常说的,“人挪活,树挪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相信,把教师轮岗进修和竞争上岗这着棋下好,必定能够推动教育整体发展,全盘皆活。
3、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人是一切工作中最关键的因素。必须以人为本,促进学校的科学、良性、可持续性发展。教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赡养父母,供养子女,也向往体面地生活,也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撑。因此,应尽可能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切实贯彻“教师法”,真正做到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标准,甚至把教师纳为“教育公务员”。学校建立奖教机制。奖励优秀、树立典型、创先争优、促进发展,激励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综合实力,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绩效工资效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事业良性发展。贯彻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对教师工作量、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拉开绩效工资的分配距离,向一线教师及成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干多干少不一样”。
4、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体验幸福生活
满足教师的高层次需要,激发工作热情。只有端正工作态度,积极乐观地工作,才能带给工作者快乐和自豪的成就感。而一切懒散的劳动,只能使工作更加庸俗,而且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引导教师参与教育研究,体验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会在教育研究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在努力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教师会不断地获得一些新观点、新方法,而这些会让教师体验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帮助老师进一步认识到“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就是一种生活”。如果把工作仅仅看成是一个谋生的饭碗、一种养家糊口的手段时,就容易出现教师的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黄志超.机制创新克服职业倦怠[J].读天下,2019,(4).
[2]郭丽娜.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8(24).
[3]袁越.论提高师德修养 克服教师职业倦怠[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06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