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情景交融,美在其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缪崇英

  俗话:“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稳定情绪,进入音乐情境。因此,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一个好的导入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些年的音乐教学中,我结合自身的实践与体会,总结出几种效果较好的导入方法:
  
  一、设计问题,激发兴趣导入
  
  孩子们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乐于动脑。对此,教师可在课上导入环节中设计一个有趣的悬念,然后让学生从课上的学习中去找寻答案。这样,既很快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又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在授课过程中找出答案后,还能让他们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如:在《金孔雀轻轻跳》一课中,我设计的富有悬念的导入就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乘飞机到云南的傣家去做客,在那里将有一只美丽的小动物用它优美的舞蹈来迎接我们,它会是谁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导入
  
  音乐是视听艺术,直观形象的视觉感更易被学生接受,而学生的想象力也会在情境的诱导下产生无限能量。在音乐课上设计一个优美的情境,会很快引起学生的喜悦、惊叹和思考,它包括让人产生无限联想的自然风景、舞蹈、文学作品,也包括在课堂上出现的头饰、道具等。如:在《龟兔赛跑》中,我在欣赏前把精心制作的小动物服装为学生穿戴上,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然后进行导入:“小朋友们,现在我们都变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动物,那么我们就一起去大森林里观看一场有趣的比赛吧!”
  
  三、利用专长,师生交流导入
  
  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特长对所学曲目进行范唱或范奏。这种导入虽然直接,但效果良好,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也可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整体印象。与此同时,示范导入法亦可发挥教师的专长,锻炼教师业务并能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还可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直接完整的音乐形象,从而引起他们对歌曲的喜爱,启发学生学习新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我就坐在孩子们中间边拉小提琴边声情并茂地演唱,以此作为本课的导人,听完后很多学生都为之动容,被作品深深感动,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学科迁移,联想记忆导入
  
  各科都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可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融会到音乐课堂中,使学生接受熏陶时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例:在欣赏江南民歌《茉莉花》时,我就在授课前让一位同学当场创作了一幅清丽淡雅的水墨画,然后伴着优美的《茉莉花》,让学生欣赏这幅画,使他们了解乐曲的同时能体会我国国画的精髓。欣赏过后,我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一幅美丽的“配乐画”,学生乐此不疲,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很容易领悟到乐曲的内容,一幅幅漂亮的艺术品创作出来的同时,音乐就根深蒂固扎根在学生脑海里了。
  
  五、结合生活、自己实践导入
  
  以往的教学,音乐课“只动嘴不动手”,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发挥,而创新教育倡导我们要给学生必要的设计、发现和创造的方法训练。在《找朋友》一课中,我就设计了让学生自己找声音的课堂导人法。我先拿铅笔敲击装水的杯子,让杯子发出动听的声音然后有节奏地说道:“杯子杯子在唱歌,叮叮叮当当当,我们一起听它唱。”孩子们都听入了迷,而后,就让孩子们动手来寻找用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教室里一下热闹了起来,有的学生一边晃着自己的铅笔盒一边说:“铅笔盒在唱歌,哗啦啦哗啦啦,我们一起听它唱。”还有学生抖着自己的书念念有词……霎时间教室里上演了轰轰烈烈地一曲交响乐。从这样的导入环节中,我们释放出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天性,同时发挥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发现能力和动手能力,把他们从呆板的书本中拽了出来,大大提高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六、师生互动,激发情趣导入
  
  音乐是美的,音乐是快乐的,正如冼星海所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中,势必失去学习的兴趣,而让他们在课的开始就参加愉快的音乐游戏,倾听诙谐的故事,就容易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我教唱歌曲《小袋鼠》时,就做了一些可爱的小袋鼠头饰和小围裙(小围裙模仿小袋鼠的袋子),让学生戴着头饰,穿着服装,扮演活泼天真的小袋鼠,并把一些音符做成水果样撒落在地上。让“小袋鼠”们分别去采集不同种类的“果子”。我弹奏欢快的旋律,学生即兴表演,这样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的学习愿望也十分强烈。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所描绘的思想内容,也加深了他们对作品的印象。
  总之,音乐课堂导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上几种音乐课堂导入方法可以单一使用,也可配合起来交替使用。但是,不管何种形式的导入,都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不能拘泥于单个模式,一成不变,一劳永逸,一切都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育对象的特点制订和实施,才能真正做到“情景交融,美在其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6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