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存全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管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对此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数学也一样,如果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这样的学习必定是失败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需要老师寻找最适合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学习 兴趣培养
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和动力,是进行教育的有利因素。兴趣也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各种信息。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管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对此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数学也一样,如果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这样的学习必定是失败的。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学习兴趣。那么,他就会自觉地、热情地、专心致志地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他就不会出好成绩,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勤于探索,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巧妙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教学靠的不是强制的,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进行新课时,巧妙设计新颖的导人。给学生提出回味无穷的悬念。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形象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这样就会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提出了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了石头后反而水面却上升。这一课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当学生正在思考到底跟什么有关系时,我就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入了新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产生学习兴趣。
事实证明。这样的导人是成功的。而成功的关键就是抓住了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将孩子们的注意力牢牢地抓在了教师的手中。因为一堂课中,孩子注意力很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利用这有限的时间,不断激发他们对某一知识的兴趣。“乌鸦喝水”也是利用一个寓言故事,从而引申出了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加强实践操作,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认识事物是从感知开始的,然后形成表象,由表象逐步发展到抽象认识,数学从根本上是来源于生活实际,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学生每接触到一个数学知识,必须知道这些知识是从何而来,在生活中有何应用?所以,我在数学教学中改变了从课本列演算的方式,增强实践环节,以教学为出发点,强化数学教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如我在教学长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操作,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围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摸一摸各条边和每个角,再把事先准备好的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量一量、数一数,说一说然后让同学总结长方形特征,这样通过实践操作,把表象的东西发展到理性的概念,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教育的哲理。数学更是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随时都要用到数学。从衣食住行中寻找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对提高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尤其重要。其实,生活中的数学有很多,也极容易让人熟视无睹,孩子们也是一样的。有些数学问题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其中的道理孩子们不一定了解,而往往这样的问题最提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师往往在这个时候只需要把问题提出来,放任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最后的解释正确与否已不重要的,主要是培养了他们对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三、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有趣的问题情境,才能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让学生置身于新颖有趣的问题的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便会品尝到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会正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圆的认识中,一开始我向学生提出你们谁见过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随着这个新奇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展开讨论,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逐渐理解圆的基本特征,随后老师因势利导,必然收到顺水推舟之功效。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尽量做到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把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来,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认识到现实中的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设置新颖有趣的问题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