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学生提起学习鲁迅文章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晓琴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文章一直是教授的重点,也是社会讨论关注的热点,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使学生避免“谈鲁色变”,不再将学习鲁迅文章当作负担,展现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
【关键词】“谈鲁色变”;文化氛围;逆反心理
近年来在中学教学中,鲁迅文章的教学是一直热议的话题。在最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将鲁迅文章做了相应的调整,使“鲁迅文章是否应该删减”这个话题又引发了新一轮激烈的争论。
人教社将收录篇目做出了调整,显然也是受到了社会舆论的一定影响,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真得觉得学习鲁迅的文章是一种负担么?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是教学者首先要认清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就更是教学者要注意和认清的问题了。
有人说鲁迅的文章太过晦涩,让中学生学习起来颇有难度。笔者认为,鲁迅入选中学课本的大部分文章显然是没那么晦涩的,遣词造句虽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都通俗易懂,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文都是颇有意趣、简单明快的小品文。只要教学得当,都不具有太大难度,在中学课文中,难度较大的文言文教学都不是问题,鲁迅的文章应当也不是问题。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首先是时代差异,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是承接新文化与古典文化的人物,他文章中的语言运用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进化的重要一环,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貌。对于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中学生来讲,这些东西是相当难理解的。
其次是当今的文化氛围所造成的,自文化革命之后,批判鲁迅成为一个潮流,钱理群说:“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问题,表面上看来,是语文教材选材的问题,但背后隐含的,是对鲁迅的认识问题。这些年来,思想文化界一直都有贬低或者否定鲁迅的思潮……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文化现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学界,轮番走过各式各样的鼓吹者,而且几乎是毫无例外地要以‘批判鲁迅’为自己开路……不断有人提出这样的质问:为什么要向青少年讲鲁迅,它的作用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这起初应该是对文化政策的反省,但随之一些作家、学者对鲁迅及其著作赶时髦式的批判与贬损则使社会上对鲁迅的认知产生了很大的误解。不是说鲁迅不可批判,但人们批判起来往往忘记了如何是“批判着接受”,全盘否定之风大盛,这种影响必然波及到教学中来。
再次,双重的逆反心理。如上所述,部分老师受当今文化氛围影响,对于鲁迅的文章也很有抵触心理,教授鲁迅文章成了他们的负担,课堂教学因为其心理上的不情愿成为填鸭式的机械解说。对于学生来讲更是如此,鲁迅的文章在课本比重很大,部分段落要求背诵,在考试中也占据重点等等,就使得学习鲁迅的文章成为被动地完成课业应付考试的手段,很多人“谈鲁色变”,逢鲁迅文章便从心底产生一种厌恶感。使得鲁迅文章的教和学都成为一种因逆反而生的巨大的心理负担。
那么最重要也最现实的问题随之而来,如何使学生提起对鲁迅文章的学习兴趣呢?对于教学者而言,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笔者在多年教学中,略微总结了一点经验。
首先,作为教与学中“教”的这一环,教学者得明确对于鲁迅文章的态度。不能将鲁迅文章的教授作为简单的按照考纲完成任务而进行一刀切的填鸭式教学。欲让学生感兴趣,老师必先得有兴趣,部分教学者本身对于鲁迅了解不够,对于鲁迅文章读不了几篇,自然就无法比较深入而全面的教学了。
其次,教授鲁迅文章必须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鲁迅的文章都是在特定时代背景里的产物。可以说若不能与时代结合,我们的教学就已失败了一半。因此,在教授鲁迅文章之前,首先需要让学生们自己去了解鲁迅写作这一文章时身处的环境与背景,因何而写,由何而发,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落笔?当然这些教学目标需要在课堂上耐心地引导、讨论来完成。若能成功进行这种分类引导,以多样的教学手段营造出不同的教授与学习氛围,何愁学生不喜鲁迅文章呢?
鲁迅文章至少在当下,绝对谈不上过时,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都是中学语文中教与学的重点。如何使学生爱学、学好鲁迅的文章,这是我们大家都需要努力认知研究的问题。
(作者单位:延安市延长县职业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3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