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媒体使用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博娟
一、根据教学环节,设计恰当时机,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事物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在这一环节中。设计好媒体使用时机,能帮助学生快捷、准确地掌握新的知识。
1 创设意境,以景激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设计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就得用媒体创设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意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景中,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执教《九寨沟》一课时,先随着一段悠扬的音乐缓缓叙述: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名胜众多,其中有一处人间仙境,令人神往……边说边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幅九寨沟风光图片。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被带动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九寨沟的情况。
2 激发情感,以情促思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中,媒体使用的有效性就更为重要。
3 启发想象,静中思动
想象,是借助表象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我在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高尔基的儿子通过劳动为小岛带来了美丽的春天。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利用媒体出示了几幅娇艳芬芳的鲜花图片,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因为高尔基的儿子种下了许多花草,当春天到来时,岛上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岛上的人们会有什么感受?这里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二、根据教学需要。把握有利时机,增强学习效果
多媒体技术利用多种媒体的介入,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学生的感知阶段创设情景,提供与所学课文和词语有关的声音,图像,将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情景结合起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准确理解所学知识。但如果运用过量或不当反而会起反作用。因此在媒体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几点。
1 “沉默”是金
我们运用课件上课时,常有这种情况,每当教师切换一个画面或出示新的图片、文字时。都伴随着一些声音或音乐。一堂课下来总觉得耳边难得清静。试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常出现一些不相关的声音,这无疑是一种干扰。因此,我觉得在媒体使用过程中要做到“沉默”是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声音,恰如其分地使用音响效果会更好。如我在执教《推敲》一课时,只是在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时,播放了一段《春江花月夜》,其他地方未用一点声音,全是师生之问,生生之间,乃至学生课本,学生与媒体之间的对话交流。
2 惜“画”如金
语文学习需要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对蕴含其中的感情进行体验。要重视语文学科本身的张力和创造性,不能过分依赖画面代替文字的品味和领悟。可在课件设计中,我们常常会把许多相关内容,特别是精美图片放入其中,上课是则像是美术鉴赏课,一幅幅不厌其烦地展示给学生。我在制作《九寨沟》一课的PPT时,将九寨沟的森林、湖泊、五彩池、五花海及珍稀动物的图片都做了进去,还特地从网上找到九寨沟四季的风光图片,也添加了进去。结果一堂课仅仅是赏析图片就花了很多时间,最终当然是教学任务勉强完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了。吸取了这次教训后,我在执教《特殊的葬礼》时,只选了两幅图片,一幅是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一幅是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两者对比,学生自然就发觉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异,对产生这样大的差异的原因便会寻根究底。这两幅画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整堂课因此而流畅、自然。所以在制作课件时。选择画面一定要惜“画”如金,切不可面面俱到。否则就会异化成为美术欣赏课,降低语文课堂的效率。
3 点“石”成金
语文教学是师生及文本对话的过程。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尽在“辅助”二字中。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该在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盲点,思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坚持为学生的“学”服务,起到启发、诱导、点拨、开窍的功效,追求点“石”成金的境界。
三、根据思维特征,捕捉最佳时机,创造优质效果。
在课堂上,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越深刻,情绪越高昂,其思维就越活跃。捕捉这一时机,顺势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使学生认识更深刻。
如《黄山奇松》一课不仅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大名松,还概括了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的特点。那黄山松到底有哪些姿态呢?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便利用网络,即刻在网上找到了黑虎松、蒲团松、龙爪松等名松,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并根据作者的描写,选择一种松树进行仿写。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激活了,大家看的看,谈的谈。不一会儿,一种种松树的形态就通过语言展现在了全班同学眼前。
多媒体是一种教育技术,一种传播媒介,它是服务于我们教学活动的。教师能否遵循学生的认识过程,设计出优秀的课件,能否找准多媒体与学生理解语言的最佳结合点,在课堂恰当的时间有效地展现给学生,是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3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