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幼儿图画书阅读过程中的道德判断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慧俐 郑荔
【摘要】对5~6岁幼儿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所作道德判断的研究表明,幼儿已具有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但所作的道德判断与教师和家长的有很大不同。幼儿对图画书的道德判断具有表面性特点,图画书主题会影响幼儿的道德判断。教师和家长需要关注幼儿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道德判断的特点,坚持以幼儿为图画书阅读的主体。关注图画书角色、主题对幼儿道德判断的影响,从而引导幼儿在与图画书的互动中习得正确的道德认知。
【关键词】5~6岁幼儿;图画书阅读;道德判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12-0042-04
图画书是一种通过图画与文字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层面上的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艺术。道德判断是个体运用已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认知,对某种道德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评价和选择的心理过程。研究者发现,在阅读道德主题图画书时,教师和家长常以自己的道德判断去代替幼儿的道德判断,想当然地认为幼儿会作出和成人同样的判断,忽视了图画书欣赏过程中因个体因素,如认知水平、已有生活和阅读经验、性别等因素的不同而会产生不同阅读感受的事实。幼儿在阅读道德主题图画书时到底会有怎样的道德判断?其表现特征是什么?本文试图通过对5~6岁幼儿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所作道德判断的量化研究来厘清相关问题。
一、研究方法
1 研究材料
研究者选取了两本道德主题图画书――《爱心树》《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作为相应的研究材料。《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大树为了满足小男孩的需要,任由小男孩砍去它的树叶、树枝、树干。在小男孩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回来寻求关爱时,大树仍然无怨无悔地将仅剩的树墩留给老人坐下休息。《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的主角是一只大野狼和三只小猪。大野狼为了给奶奶做生日蛋糕,去三只小猪家借糖,但三只小猪都不愿意给大野狼开门。患着感冒的大野狼不停地打喷嚏,结果震倒了前两只小猪的房子并且吃掉了被房子压死的两只小猪。正当大野狼不停地打喷嚏,要震倒第三只小猪的房子时,闻讯赶来的警察把大野狼抓了起来。可是大野狼认为自己是被冤枉的。这两本图画书容易引起道德争议,恰好可以借此考察幼儿的道德判断。
2 被试
研究者随机抽取了南京市三所幼儿园各2个大班(每班各随机抽取5~6岁幼儿15名)的共90名幼儿(男女各半)为幼儿被试。研究者同时以上述6个大班的带班教师(共12名)为教师被试。研究者还随机抽取了上述90名幼儿家长中的10名为家长被试。
3 研究程序
选择幼儿园中的一个安静场所,以6名幼儿为一组,研究者在不发表个人评论的情形下,和6名幼儿一起阅读其中的一本图画书。在幼儿集体阅读完图画书后,研究者根据访谈提纲对每名幼儿进行独立访谈。教师与家长自主阅读图画书。在阅读完图画书后,研究者根据访谈提纲,对教师、家长进行独立访谈。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将录音转化成书面材料,进行分析。
4 访谈问题及研究结果处理
访谈问题有4个:图画书中的大树快乐吗?小男孩的做法好不好?小猪的做法好不好?大野狼的做法好不好?幼儿回答问题时不但要作判断,还要说明原因。90名幼儿分别回答4个问题,共计得到360个访谈结果。研究者采用SPSS17.0对360个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访谈发现,教师和家长基本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阅读经验,直接概括出故事的主题,进而运用逻辑思维方式作出道德判断。例如,“我觉得《爱心树》这个故事赞美的是大树,批判的应该是这个小男孩的行为吧。我觉得故事中的大树永远都在付出,而这个小男孩永远都在索取,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大树的利益。他把大树的价值都榨干了”。而幼儿大多无法运用逻辑思维方式讨论付出与索取的关系,他们认为小男孩做法不好的原因主要在于他砍了大树,破坏了环境。例如,“我觉得这个小男孩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他砍了大树,破坏了环境。风一来,就没有大树去挡风了”。又如,教师和家长对角色的理解比较抽象,会觉得“大野狼是生物链中的一员,它为了生存,有些事情是必须去做的,所以大野狼没有错”,而部分幼儿关注的却是生活礼仪,会觉得“大野狼做得很不好,因为它随便吹别人的房子,没有礼貌”。
可见,幼儿与教师、家长对图画书所作的道德判断存在差异。本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幼儿的道德判断,发现幼儿的道德判断特点如下。
1 道德判断类型多样
访谈发现,幼儿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所作的道德判断可以分为四类:无判断、直觉道德判断、与图画书角色或主题特征相关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认知相关的道德判断(见表1)。
表2的数据显示,幼儿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的道德判断类型有较大差异,大部分幼儿会作出与图画书特征或道德认知相关的道德判断,一小部分幼儿会作出直觉道德判断,还有个别幼儿无法作出道德判断。
2 图画书角色特征的丰富程度是影响幼儿道德判断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幼儿的访谈发现,图画书角色特征的丰富程度是影响幼儿道德判断的重要因素之一。图画书角色特征丰富是指角色的造型和动作比较形象、生动、有趣。有研究指出,夸张和变形是图画书常用的创作手法。本研究发现,夸张、变形的角色形象深得幼儿喜爱。卡方检验显示,在阅读不同角色特征的图画书时,幼儿的道德判断类型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3 图画书的主题特征也是影响幼儿道德判断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图画书的主题日益多元化。自我接受与认同、自主与独立、平等、相互包容与尊重、关怀与合作等。成为许多图画书共同演绎和宣扬的“主旋律”。卡方检验显示,在阅读不同主题的图画书时,幼儿的道德判断类型存在显著差异(见表4),表明图画书的主题特征是影响幼儿理解图画书并作出相关道德判断的重要因素之一。
访谈发现,幼儿对不同主题的图画书作出道德判断时,会考虑很多道德情感因素。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知的基础上,会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表现出一种爱憎或好恶的情绪态度,这就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象、道德行为的内心体验和态度的总和。幼儿在作道德判断时,会融入自己的道德情感。例如,“这个人的做法太不好了,因为大树让他砍树枝他就砍。他不应该答应大树的。我觉得大树真的太可怜了”。
4 幼儿道德判断的归因方式差异显著
通过对幼儿访谈资料(共计306个数据资料)的编码分析,研究者发现幼儿根据道德认知所作的道德判断在归因方式上主要有:归因于行为的责任(包括行为的动机和后果)、归因于权威、归因于社会礼仪。归因于行为的动机是指幼儿根据角色行为的动机,即从行为者的主观责任去作出道德判断。归因于行为的后果是指幼儿根据角色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的后果,即从行为者的客观责任去作出道德判断。归因于权威是指幼儿根
据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公认的有威望和影响的支配力量去作出道德判断。权威一是指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二是指在某种范围内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权威包括权威人物、权威著作、权威言论等。归因于社会礼仪是指幼儿根据社会上一定的、约定俗成的律己敬人的程序方式去作出道德判断。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相互交流情感信息时所借助的某种原则和方法的综合。卡方检验显示,在图画书阅读中,幼儿道德判断的归因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见表5)。
由表5可见,道德判断归因于行为后果的幼儿最多,其余依次是行为动机、社会礼仪、权威。这说明在道德判断的归因方式上,幼儿更倾向于根据行为的客观责任去作出道德判断。在本研究中,部分幼儿认为社会礼仪比动机、后果更重要,社会礼仪是他们作出道德判断的首选依据,他们会根据角色是否礼貌作出道德判断。例如,“我觉得这个人的做法不好,因为他自己随便爬到树上去,没有礼貌”。
5 幼儿道德判断的性别差异显著
卡方检验显示,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幼儿道德判断的归因方式存在显著的男女性别差异(见表6)。
三、研究结论
1 幼儿具有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
如表2所示,与图画书角色或主题特征相关的道德判断和与道德认知相关的道德判断占了较大比率,说明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在阅读图画书时能够根据图画书的角色、主题特征或道德认知进行道德判断,但与教师和家长对图画书的道德判断有很大不同。
2 幼儿的道德判断具有表面性特点
幼儿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的道德判断具有表面性特点。如表3所示,角色特征丰富的图画书更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时,会先仔细观察图画书中的图画,且很容易受图画书中形象鲜明的角色的影响。很多幼儿不考虑图画书的故事内容,而会将图画书中突出的角色特征(角色的造型、动作等)作为其道德判断的重要依据。
3 图画书主题影响幼儿的道德判断
如表4所示,幼儿在阅读不同主题图画书时所作的道德判断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主题的图画书所传达的道德情感不尽相同。幼儿在阅读不同主题的图画书时,会赋予故事角色以生命、情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推断角色的情感状态,作出道德判断。
四、教育建议
本研究发现,教师、家长和5~6岁幼儿对图画书所作的道德判断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组织图画书阅读和欣赏活动时,教师要避免以自己的道德判断去代替幼儿的道德判断,尽可能做到以幼儿为主体,倾听幼儿的想法,重视幼儿对图画书意义的建构与解读,充分尊重幼儿的阅读体验。幼儿对图画书意义的独立解读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应肯定和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倾听每一位幼儿对图画书的阅读体验。有时候,幼儿在图画书阅读中充满创意的解读甚至可以启发教师生成新的教育活动。家长也要尽可能避免用自己的道德判断代替幼儿的道德判断,要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和表达。家长可以从幼儿对图画书的独特解读中深入了解幼儿的阅读体验及其道德认知、道德判断特点,从而为幼儿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本研究所选用的两本图画书的角色、主题各具特色。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时会特别关注图画书外显的角色特征,一些幼儿会依据图画书中角色的动作和造型作出道德判断,而非根据道德认知作出判断。图画书的主题不同,幼儿作出的道德判断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和家长在为幼儿选择图画书时应该关注图画书的角色特征、主题特点对幼儿道德认知及道德判断的影响。在引导幼儿阅读图画书时同样要注意这一点。
幼儿的道德认知主要来源于生活经验,在阅读图画书时会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作出相应的道德判断。因此,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解决冲突,不要急于用成人的判断代替幼儿的判断。教师和家长应该关注幼儿在图画书阅读中的生命体验和情感需要,引导幼儿在与图画书中角色的情感互动中习得正确的道德认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6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