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的新理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莹 张丽娟

  一口气读完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美霞的教育日记《爬上豆蔓看自己》,心里是从未有过的震撼和澄明。没有板着面孔的说教,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自然清新,有的只是回味无穷。一边读一边在想象写出这些文字的作者是什么样子的。她是善感和细腻的,她那么细心和敏感地关注着每个孩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被家长感动,也感动着家长;她是聪明和睿智的,会想出那么多吸引孩子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她不停地在思考自己做的事情及其价值:她是充满热情和幻想的,一直想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爱、温柔和善良,就像她自己说的“生活着、思考着,将思考融化成自己的内质,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其实作者一直在探讨:教育是什么?怎么对孩子实施教育?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理解吗?作者的解释只有一句话:“教育的上品,往往不着痕迹,将自它理解为,教育就是生活,了解孩子,教师对自己内心的关注就是教育。
  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和孩子的生活过程,教师是其中生活着思考着的人,孩子也是其中生活着思考着的人。我们的教育内容从哪里来?教育内容要从孩子的生活中来。我们的课程虽然有详细的计划,但这些计划缺乏一些常见的、科学的主题,而这些主题可以由谈话引入,可以由孩子看到的某个事物引人,可以由孩子感兴趣的某种现象引入,可以由教师的一个突发奇想引入,可以由计划中的某个话题引入……由此生发开去,产生一系列的活动。会玩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一个孩子剪下来的螺旋纸条,老师可以吹着它让它随风飘荡,可以将它挂在门上当装饰品,可以使它像陀螺一样旋转,可以让孩子们联想这螺旋转起的纸条像什么。一个会玩的老师,是善于发散思维善于创新的老师,他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引起孩子们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教育生活就应该是创造性的,而教师就在这个创造性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和愉悦感。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作者问过:为什么现在教师的天空只有一种色彩――教育?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体验,可以帮助我们积累丰富多彩的感性认识。而这些体验与感悟会影响我们的教育生活,会让教育生活倍添活力。
  “了解孩子谈何容易”,我们即使和孩子在一起,也不能算了解孩子。教师不能凭借自身的臆想和稍加理论参考就自以为了解孩子,对孩子进行教育。就像作者说的“了解孩子需要时间,需要游戏的心,需要敏锐的观察,需要与孩子充分的互动(一对一的互动),最重要的是需要加入自己的情感,真正、真实而强烈的情绪情感”。不管对待什么样的孩子,都需要教师有一颗细腻的心,细腻到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个细节,细腻到能让每一个细节都化成有效的教育资源。
  好羡慕作者身上那种蓬勃向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和激情。试问一位工作了七八年的教师,你身上还有这种精神和激情吗?我想大多数教师都是努力的,他们会为自己讲的故事引起孩子的共鸣而高兴,为孩子们对活动的聚精会神而欣慰,为自己的收获而欢欣鼓舞,但这种快乐并不是一直存在的,他们会灰心,会沮丧。为什么孩子这么浮躁?为什么家长这么难以沟通?这种状态说明教师还没有把工作当作心灵的享受。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任务后,教师反思过今天的活动了吗?孩子和自己都收获了什么?享受到什么?翻看教师的反思笔记,写得更多的可能是有关孩子的情况,以及一日教学活动环节哪些需要改进等,很少写到自己一天的心情。其实,教师应该记下自己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反映了教师是否用心去做了,反映了教师做事的精神状态。孩子的激情需要教师来点燃。如果教师自己没有激情,而只是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选择的内容和材料对孩子没有挑战,那么孩子在活动中就无法产生来自活动本身的原动力,就像作者说的“孩子的眼中找不到发亮的、渴求的眼神”。因此,只有教师产生蓬勃向上的激情,才有可能点燃孩子的激情。教师应该用心灵去享受工作。
  初读《爬上豆蔓看自己》,有很多朦胧的感悟,可惜一支拙笔无法尽情地表达出来。这本书我会经常阅读,一直珍藏。它让我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激发我去反思、体验自己生活和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让自己真实地活着,做真实的事情,用自己真实的声音生活,用自己真挚的情感从事教育,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育生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68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