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南省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现状调查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燕红

  [摘要]对河南省900名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前儿童核心家庭比率略有下降,联合家庭有增多趋势,但无论在何种结构的家庭,家庭教育的主体都是父母;受科学教养观念缺失的影响,不少学前儿童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有些儿童日常活动安排不科学;城市的家长更注重与儿童进行亲子沟通;父母的教养知识、教养观念等存在不少问题。要提高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水平,必须从家长做起;改善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的整体现状,“主战场”在农村,重点是农村家长。
  [关键词]学前儿童;教养环境;教养状况;教养知识;教养观念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7/08-0092-05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是每个儿童最初的生活环境,也是其终身发展的教育场所,家庭教育是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现状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社会经济及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河南省居于中原腹地,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为了解该省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现状,笔者对900名河南省学前儿童家长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河南省六区一市七县共900位学前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调查覆盖了城市、城镇和乡村等不同地域。
  
  (二)调查工具及方法
  研究者根据本研究目的自编调查问卷,具体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儿童的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家长职业和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等;第二,家庭教养环境,包括家庭结构、主要抚养人、儿童生活场所、图书和玩具、活动空间等;第三,家庭教养状况,包括儿童每天的睡眠时间、进餐次数、户外活动时间、亲子沟通、亲子活动等;第四,家长教养知识及观念,涉及家长所具有的抚育知识以及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对早期教育和早教机构的认识等。
  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研究者在某一区域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31份。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家庭教养环境现状及分析
  家庭教养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气氛、家庭环境等因素。
  家庭结构指家庭成员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人数的多少。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家庭结构核心化的趋势。上世纪90年代,我国核心家庭户占65.77%。
  本调查结果表明,学前儿童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由父母和未婚子女构成的家庭)为主,占56.9%,其次为联合家庭(由三代人组合而成的家庭),占31.5%。结合居住区域看,在城市、城镇和乡村的核心家庭比率分别为62.4%、51.1%、55.8%:联合家庭比率分别为29.7%、33.4%、31.9%。可见,被调查家庭总体状况符合家庭结构核心化的发展趋势,但核心家庭比率略有下降,联合家庭比率有所上升。其原因有两点:一是由于年轻父母工作一般较繁忙,需要祖辈帮助教养孩子;二是所调查对象多为居住在城镇或乡村的家长,受农村传统思想影响,联合家庭比较多。
  调查发现,不管学前儿童生活在何种结构的家庭,承担起抚养儿童重任的主要是母亲,累计频次为648,其次是父亲,累计频次为160。
  家庭生活环境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家庭为儿童营造的精神环境看,83.5%的调查对象选择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睦。从家庭为儿童创设的物质环境看,有近2/3的家庭能为儿童提供独立的活动空间,有1/4的家庭能为儿童提供充足的玩具、图书。这反映出河南省学前儿童家庭为孩子们提供的物质环境状况并不乐观。
  家长为儿童开辟独立的活动空间及投放适量的玩具图书可以满足儿童的成长需要,促进其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家长要尽量创造条件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若经济条件不允许为孩子提供适量的玩具和图书,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身边各类资源,为儿童提供一些自制玩具。
  
  (二)家庭教养现状及分析
  1、儿童母乳喂养状况
  调查显示,80.1%的家庭能够用母乳喂养年幼儿童。其中,乡村家庭母乳喂养比率最高,达到85.9%;城镇家庭比率最低,只有76%,城市家庭介于两者之间,达到81.2%。母乳喂养不仅能较好地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也有利于建立母子之间的依恋情感,从而满足儿童的心理发展需要。《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2001年-2010年)》提出婴儿母乳喂养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达到85%的主要目标。调查显示,目前河南省城乡家庭平均母乳喂养率只有80.1%,尚未达到85%的目标。
  2、儿童一日生活状况
  儿童一日生活主要包括睡眠、进餐和户外活动等,家长应为儿童制订合理的生活日程,以保证其身体正常生长和发展,培养其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其情绪稳定发展。1985年国家卫生部曾发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对不同年龄儿童一日的饮食、睡眠和日常活动有详细规定。同时,对3~7岁儿童的一日活动安排也有规定。就河南省儿童一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在一日活动的时间安排上,许多家长缺乏科学指导,随意性强,或凭借经验办事,或以成人的一日活动为参照,不顾及儿童的年龄特征。具体表现在:若以1~2岁儿童为界,比之年幼的儿童往往睡眠时间不足,户外活动时间过长;比之年长的儿童则是进餐次数不够,多以成人生活习惯为标准。比如,1-6个月的儿童,只有16.2%睡眠时间在16小时以上,6个月~1岁的儿童,只有8.5%睡眠时间在14~16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6个月~1岁的儿童占44.7%,1岁~2岁的儿童占32.4%;在进餐次数的安排上,74.8%的3岁以上儿童进餐次数只有3次,2-3岁儿童中,有53.5%的儿童进餐次数是3次。
  3、亲子沟通与亲子活动情况
  家长给儿童讲故事或做游戏是最常见的亲子互动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在讲故事或做游戏的过程中,家长不仅可以帮助儿童获得新知,还能促进儿童品德、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调查显示,亲子沟通方面,90.7%的家长选择能经常与儿童交谈,但在亲子活动方面,只有47.8%的家长表示能经常给儿童讲故事或做游戏。相比而言,城市的家长做得更好,有57.6%的家长选择能经常与儿童开展亲子活动。而乡村家长只有30.1%。
  上述分析说明,在具体的家庭教养过程中,不管是养育儿童还是教育儿童,家长都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深层原因在于很多家长把家庭教养简单地看作是让孩子吃饱睡好,没有意识到科学育儿、亲子互动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息息

相关,更没有意识到不管多大年龄的儿童都是一个有着丰富思想情感的独特个体,他们有着多重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
  
  (三)家长教养知识和观念现状及分析
  1、家长教养知识现状
  调查显示,家长对育儿知识的了解现状不容乐观,有近3/4的家长对育儿知识只了解一点甚至是不了解,但有96.6%的家长表示非常迫切或比较愿意去学习和了解育儿知识。
  具体来说,目前家长所欠缺的教养知识集中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两方面(见图1)。
  
  调查还发现,家长获取教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阅读书籍,其次是通过与他人交流以及观看电视等,而通过正规培训获取教养知识的比率较低。
  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家长通过书籍了解育儿知识与其学历水平、居住区域和职业有一定内在联系。家长文化程度越高,通过阅读书籍获取教养知识的比率也越高;从家长职业角度分析,通过阅读书籍获取教养知识的家长,其职业为军人、专业人员和教师的排在前三位,分别为74.1%、63.9%、62.3%,而位列后两名的是个体劳动者和农民,分别是45.4%和29.2%;从地域角度看,城市和城镇家长通过阅读书籍获取教养知识的比率分别达58.5%、53.6%,而农民只有30.7%。可见,农民通过阅读书籍获取教养知识的比率最低。造成这种现象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客观上,受居住区域和职业限制。这些家长可能不易获得有关书籍;主观上,不少农民以及学历层次较低的家长没有意识去主动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养水平。
  2、家长教养观念现状
  家长教养观念指家长在教养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本调查通过家长对早期教育、早教机构的认识来分析其教养观念现状。
  (1)对早期教育的认识
  总体而言,绝大多数家长比较重视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67.5%和29.6%的家长选择非常有必要或比较有必要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从具体的发展观层面上分析,家长所持有的教养观念却有所偏差。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家长(600人以上)最关注的是“开发儿童智力”,而对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比较忽视,尤其是对儿童能否“与人友好相处”这一社会性方面的发展较少关注(不到200人选择了此项)。
  调查还显示文化程度越高的家长越关注儿童“情绪愉快”和“与人相处”等方面的发展。农民对于儿童“情绪愉快”和“与人相处”等方面发展的关注程度最低(见图2)。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儿童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演变过程:片面强调儿童“身体发展”――只重视“知识传授”――提倡“智力开发”――关注“个性和谐发展”。这一认识过程越来越接近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随着人们对儿童发展的不断认识、社会对人才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养“完整儿童”成为现代学前教育所提倡的新理念。所谓“完整儿童”是指一个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是指儿童身体的、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和社会性的整合性发展。由此来分析目前家长所持的教养观念,可以说绝大多数家长对儿童发展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上,过度关注儿童“智力开发”,忽视其他方面的和谐发展,这一陈旧认识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律不相吻合。
  (2)对早教机构的认识
  早教机构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引导的正规场所,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调查所指早教机构包括各种形式的幼儿园、托儿所、亲子园等。
  调查发现,家长对各种类型的早教机构并不是很了解。只有约1/5的家长非常和比较了解早教机构。大部分家长尽管不太了解早教机构,但还是愿意把儿童送进早教机构接受教育:家长无所谓和不愿意送儿童进入早教机构的只有14.6%。从家长职业看,家长为农民的最想把儿童送进早教机构,占43.8%;从地域看,乡村家庭对早教机构的需求最迫切,达47.9%。这突出反映出广大农村对幼儿教育的迫切需求。
  
  家长选择早教机构的标准可以折射出家长的教育价值取向和其认同的教育理念。本调查结果显示,家长选择早教机构的依据还停留在距家远近、环境设施如何等外在的基本要求上,只有职业为教师的家长把“教育理念先进”作为评价早教机构的首选标准。其余家长首先考虑的均是“正规的教学方案”这一标准;相比之下,农民选择“环境设施好”“教育理念先进”“师资水平高”等标准的比率最低,分别为17.8%、24.5%、16%(见图3),这说明不管是外在要求还是核心要素,农民对早教机构的要求都相对较低。之所以存在这种现状,首先是因为农村大部分家长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其次是一些早教机构在招生时多以“xx教学方案”吸引和说服家长,导致一些家长的认识出现偏差;最后农村早教机构发展的不足客观上使得农村家长不能对早教机构有过高要求。
  
  四、思考与建议
  
  (一)家庭教育的主体是父母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家庭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协调三方面教育作用的重要力量,而父母则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人。为此,父母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的角色,充分发挥自身在儿童身心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有关部门把0-3岁儿童父母作为教养知识传播的主要对象,帮助年轻家长树立“科学育儿、为国教子”的家教理念,为年轻父母教养素质的提高做好基础性工作。
  
  (二)父母教育素质的提升迫在眉睫
  父母教育素质是父母对儿童进行教育所应具备的特殊的专业素质,包括正确的教养观念、丰富的教养知识和科学的教养行为等。从儿童发展及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父母教育素质的提升是确保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从调查结果看,许多父母教育素质极其贫乏,往往是想当然、凭传统做法或凭别人的经验来教养孩子。要改变这一现状,提升父母教育素质迫在眉睫。
  为人父母者并不是天生就具备教育素质,也不是在养育儿童的同时自然而然就获得教育素质,父母教育素质的养成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反思提升的过程。因此,许多有识之士提出,做父母的也应取得家庭教育的“资格证书”。国外已在探索针对父母的“亲职教育”,即教导父母如何了解与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求,善尽父母职责,以协助儿童不断成长。从父母自身来说,要提升自己的教育素质,必须具备强烈的学习意识,不断获取科学育儿知识,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
  
  (三)改善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整体现状,“主战场”在农村,重点是农村家长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居多。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还比较落后,农民的教养观念还比较陈旧,所以,提升农民的教育素质是新时期改善家庭教养整体现状的攻坚战。
  各相关部门应结合自身职能,从关注民生的高度把父母教育素质的提高纳入各项工作职责的考核范围。首先,应把提升农民教育素质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脱贫致富,也不仅仅是建设美好家园,其最终目标应是转变农民传统观念,培育和提升人口素质,尤其是教育素质,使其子孙万代能够持续享有幸福和谐的人生。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应对农民教育素质的提升给予高度关注。其次,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事业,鼓励有自主创业意识并热心学前教育事业的人士在乡村开办多种形式的早教机构。最后,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包括各种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共同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事业。或“送书下乡”,加大科学育儿书籍的投放宣传力度,广泛传播育儿新观念;或“送课下乡”,通过通俗易懂的讲座传授相关知识;或“送关系下乡”,即深入农村与农民建立一定的帮扶关系,对农民的各种育儿问题答疑解惑:或“送项目下乡”,通过深入的项目研究,探索提升农民教育素质的方式、策略,提供科学育儿的理论依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6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