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丽莉

  【摘要】通过对在校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调查得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整体水平中等偏上,专业坚定性波动幅度较大,自我效能感较低。因此,应加强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学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待遇,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3-0038-04
  
  一、研究缘起
  
  早在1989年,我国政府就确立了发展特殊教育的基本方针: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着重抓好初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同时提出了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残疾儿童在普通班随班就读的新形式。〔1〕时至今日,我国特殊教育已有了长足发展,但学前特殊教育情况仍不容乐观。根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推测,目前我国学龄前耳聋儿童约80万,加上其他各类残疾儿童,可达到140万,而且全国每年新增19.9万各类残疾儿童。〔2〕我国1994年发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出,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通过下列机构实施:残疾幼儿教育机构、普通幼儿教育机构、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这些机构需要大量学前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热爱、执著等程度直接影响他们投身于学前特殊教育工作的热情,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质量。为了解我国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探明影响专业认同感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我们开展了相关调查。
  
  二、概念界定
  
  所谓专业认同感,是指一个人表现出的对所学专业的认可情感。具有专业认同感的人会坚信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
  本次调查主要了解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学习中以及即将毕业时三个不同阶段的专业认同程度。
  
  三、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一)问卷基本情况
  调查采用整体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共选取我国某高校学前特殊教育专业两个班共78名学生(样本A为毕业班学生;样本B为非毕业班学生)。共发放自编问卷78份,收回77份,问卷有效率为100%;被调查对象中,毕业班学生样本39份,占毕业班学生总数的80%;非毕业班学生样本38份,占非毕业班学生总数的48%;样本总数占本专业所有人数的60%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分析
  对专业认同感的调查主要从对专业了解的程度、专业选择动机、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态度、专业前景展望、专业坚定性等几个方面展开。
  (1)入学前对专业的了解程度
  
  从表1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没有听说过学前特殊教育专业,更不了解这一专业开设的课程,但有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初步了解将来的工作,知道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特殊儿童,而且相信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会对学前特殊儿童有所帮助。
  (2)专业选择动机
  调查显示,调查对象提到的13种专业选择动机主要集中在工作(就业率高;待遇高)、兴趣(对特殊群体有帮助;喜欢孩子;喜欢教师这一职业……)、被迫(高考分数不高,没有其他选择;家人的决定;服从调配……)三个维度,所占比率分别是34%、42%、23%。可见,调查对象选择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动机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被迫、无奈等现象。
  (3)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态度
  该问题的调查对象是学前特殊教育专业二年级以上学生(包括二年级)。调查显示,75%的调查对象对课程基本满意,17%的调查对象认为课程设置存在严重问题(毕业班学生所占比率较大),8%的调查对象对于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没有自己的想法。
  (4)专业前景展望
  该问题的调查对象是毕业班学生,因为毕业生经历了全部专业学习阶段,可以更好反映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发展前景的看法(见图1)。
  
  从图1可见,随着在校学习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受到社会认可,而认为从事学前特殊教育工作能带来较高社会待遇的学生却越来越少。
  (5)专业坚定性
  调查显示,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坚定性情况相对来说比较乐观,66%的学生选择“学习期间如果有机会转专业也不转”,62%的学生选择“如果再有一次选择机会,还会选择本专业”。不能忽视的是,有一部分学生的专业坚定性不强,有换专业的倾向。
  
  2.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分析
  该问题的调查对象也是毕业班学生,研究者认为,毕业生可能会更真实地反映出本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情况。
  (1)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对社会言论的感受
  
  图2及表2、表3显示,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入学前感受到的多为社会对该专业学生的理解和鼓励。到毕业时,尽管他们得到的理解、鼓励要多于感受到的歧视、压力,但是,他们得到的理解、鼓励经历了由增多到减少的趋势(56%→72%→62%),而感受到的歧视、压力却直线上升(10%→23%→33%),这无疑不利于培养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
  (2)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心
  理状况及知识储备情况
  
  从图3可见,随着学习年限的增加,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逐渐做好了专业学习和将来工作的心理准备(49%→64%→74%),但是,他们却越来越怀疑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学前特殊儿童帮助的有效性(74%→69%→62%)。对大三以上(包括大三)的学生调查发现,只有38%的学生认为自己切实掌握了帮助学前特殊儿童的能力。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整体水平中等偏上,但部分学生存在专业坚定性不强、自我效能感较低等问题。
  第二,影响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待遇、社会言论、学校课程设置、学校师资水平、自我效能感、就业机会等。
  
  五、提高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措施
  
  (一)加强对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宣传力度
  学前特殊教育是整个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对它的认识尚不清晰。调查显示有71%的学生在入学前没有听说过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因此加强对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宣传力度十分必要。政府可以制定政策规范学前特殊教育,强调学前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媒体可以通过宣传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学前特殊教育;学校在招生时应详细介绍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性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以及就业方向等,让学生和家长对学前特殊教育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学生自愿报考这一专业。而且,加大对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宣传力度有助于减少学生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自愿选择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会有更高的专业认同感。
  
  (二)引导社会言论正确、客观评价学前特殊教育专业
  主流社会言论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人们对学前特殊教育专业持积极、赞赏、支持的态度将会极大地加深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情感,坚定其专业志向,而消极、贬低、拒绝的态度将会极大地降低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导致他们怀疑甚至放弃自己的专业。如调查显示,感受到社会言论歧视或压力的学生中有64%的人要转专业,可见社会言论对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巨大影响。因此,必须引导社会言论正确、客观评价学前特殊教育专业。

  
  (三)多渠道扩大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
  就业情况是学生选择专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学生专业认同感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调查显示,31%的学生选择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动机是认为读该专业“好找工作,就业率高”,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目前,我国学前特殊儿童主要集中在康复机构或特殊学校的低年龄班,专门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机构还很少,这使得学前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要解决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学前特殊教育的投入,例如,开设专门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机构。同时,也要鼓励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自主创业。
  
  (四)提高学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学前特殊儿童是社会弱势群体,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因此社会各界应理解、尊重、支持他们。学前特殊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社会福利性,虽然我国从1956年起设立了“特殊教育补贴费”,规定盲、聋哑、弱智等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享有15%的附加工资作为特教津贴,“十五”期间政府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的待遇,〔3〕但是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相比,学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待遇还有待提高。只有切实提高学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才能真正保证学前特殊教育工作者安心从事本职工作。
  
  (五)幼师院校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这能大大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在本次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持满意或较为满意的态度,72%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整体框架合理,53%的学生认为师资整体力量雄厚,但还有不少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师素质不满意,尤其是对教师素质不满意。在这部分对师资力量不满意的学生中,有44%要转专业。因此,重视教师素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当前幼师院校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六)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班杜拉,1977)。一般来说,知识扎实、技能过硬、拥有较多成功经验的学生自我效能感强,而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专业认同感、专业坚定性也较强。本次调查显示,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强,整体水平较低。图3显示,只有38%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帮助学前特殊儿童的能力,而影响他们掌握相关能力的因素之一是所学知识的有效性。随着在校学习时间的增加,学生对知识有效性的期望值由入学时的74%下降为毕业时的64%。这提醒幼师院校要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注意课程内容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另外,为学生创造与学前特殊儿童接触的机会,给学生提供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平台,是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仲汉.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特殊教育(一)〔J〕.现代特殊教育,2001,(3):42-45.
  〔2〕朴永馨,等.特殊教育辞典〔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苏子明.湛江师范学院准教师专业:职业认同感调查分析〔D〕.湛江:湛江师范学院,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7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