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学习方式内涵与价值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范天成
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学习方式已由传统的接受型学习方式向研究型学习方式转变。研究型学习是新课程领域中一种独具特色的学习方式,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实用价值,研究型学习以其有助于开发学生个性品质、有助于激活学生创新意识、有助于塑造务实精神、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有助于锻炼交往能力而引起了学术界及实践领域的极大关注。
关键词:研究型学习;内涵;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7-0014-02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大脑,才能为他所了解。今天,我们对“标志物”有了新的理解。今日的教师不光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2001年9月《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把研究型学习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2000年1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也把研究型学习课程规定为重要内容。研究型课程已经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正确把握其实质和内涵,学会组织实施研究型学习,将会进一步体现课程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特点。
一、研究型学习的内涵及特点
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在广义上,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在狭义上,它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和社会活动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了便于研究和区分,这里我们把狭义的研究性学习称为研究型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不是对立的,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研究性学习是一般性的学习方式,在其存在的领域中,具有统摄性和包容性,它可以渗透在各科教学中,是各科教学均可采用的学习方式;而研究型学习,是针对研究型课程而制定的学习方式,研究型课程赋予其存在的价值就其实质而言,与研究性学习并无本质区别,均强调探究、发现,然而,正是研究型课程的特殊性规定了研究型学习的特殊性。研究型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决定了研究型学习的运作必须打破学科的界限,它不依托于具体的学科门类,也不是分科化的教学目标的实现。科学的研究型学习应该是知识和能力的自然融通。这种融通和综合只有研究型课程才能提供。而研究型学习模式不失为一种既实用又科学的学习模式。因此,从本质上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型学习具有问题性、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等特点。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早在19世纪就把知识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四个步骤,即讲授、启发、练习到形成方法的过程。我们通过苏联的凯洛夫把它引入中国,而且形成了当时一个全国性的学习运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凯洛夫比赫尔巴特机械,而我们所理解的凯洛夫思想更加机械。凯洛夫把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1)准备上课;(2)复习旧知;(3)讲授新知识;(4)复习新的知识;(5)进行练习。这就是“五步教学法”,整个思想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教师讲、学生听。研究型学习完全是另一种思路,认为知识本身不是最重要的,知识是用来研究问题的,研究问题的第一步是找到问题,也就是有问题意识。在学习、生活中存在很多问题,但学生们不善于发现问题。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可能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不可能谈创造。培养创造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关键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现有的整个教育过程是一个回避问题的教育过程。而研究型学习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问题产生以后我们来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需要借助于知识,形成一个假设,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推断它。这个推断的过程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查阅资料、学生讨论、社会调查等。根据问题的性质来确定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而这个结论不是标准答案,不具有唯一性。这就是说,研究型学习不是从知识开始,而是从问题开始,这个结论是否正确,还需要验证讨论,然后又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形成这样一个循环:从问题开始,到以一个新的问题结束。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把问题的解决作为宗旨和目标。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西方的教育正好是相反的,这也是我们在教育当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开展研究型学习,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没有这种能力,就会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他就只能处在这个社会的从属地位。不管在哪个领域,有没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在这个行业的能力。能够成为工作岗位上起主导作用的人,一定是具备这种素质的人;反之,则一定是缺乏这种素质的人。因此,从接受型学习向研究型学习的转变,首先就要培养问题能力,这对于个人发展、民族发展、社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研究型学习方式的价值
研究型学习课程是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而设立的课程,它不以现成的知识授受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研究型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一种重在过程的课程。研究型学习的作用在于它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从传统的单纯接受转变到主动探究,这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学生有可能在更高层次上开展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并不排斥其他学习方式,它与学校的基础性课程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学力。研究型学习方式以其先进的理念及方式,在教学实践领域中体现了重要的价值。
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研究型学习方式是学习以一种探索世界的心态,在深入了解学习的内容后,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选题―成立小组―可行性分析―聘导师―制订研究方案―形成报告―课题实施―结题和答辩。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具有科学钻研精神、不拘俗套的创新意识,能够发现捕捉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和灵感,并及时将其转化为研究认证的成果。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只能是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还不可能达到科学发现水平,但是这种强调让学生自主参与的知识探索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喜欢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开发学生个性品质。研究型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他们关注的一系列自然、社会或其他问题,涉及范围广泛。学生具有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不同需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思维是开放的,选择是自由的,眼光是前瞻性的。他们具有充分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对自己的整个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进行思考、设计、预测、评估,也可以就研究过程的某一细节进行独立、深入的积累、挖掘、提炼,打破思维定式,开拓学习空间,培养独立的个性品质和前瞻性思考能力。
3.教会学生学习。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影响之深,使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的需要。终身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教育思潮,“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成为人在知识经济社会的立身之本。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让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研究型学习方式强调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学习并尝试去解决问题,学会怎样学习,这其实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教育应提倡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是依托信息技术将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融会贯通的学习,是以信息技术(包括通信工具、网络、计算机等)作为强大认知工具的潜力无穷的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型学习方式是一种“学习革命”的理念,它以教会学生“会学”为己任和使命。
4.锻炼学生交往能力。具备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于、善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但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且较多停留在口头引导鼓励的层面。研究型学习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交往的空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发扬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在研究型学习课程实施中,为更好地解决问题,学生、老师之间必须学会相互理解、彼些尊重和信任,学会互相帮助和支持,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和亲密的伙伴关系。
5.塑造学生务实精神。研究型学习方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社会发展动态,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主观意识、设想转变为客观实在的行为。研究型学习的过程是物化的过程,不仅注重学习书本知识,接受外界信息,而且重视将理论性、规律性的材料和信息,经过自身有目的、有选择、有归纳地处理、验证和加工,形成一套科学的结论、工作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甚至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科研成果。它特别强调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必须以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待学习过程,利用自身的潜能和逻辑判断、推理、求证能力达到研究目的。
研究型学习方式除具有以上价值外,还有上述未提及的价值,这里不作一一表述。在我国,在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后,研究型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研究型学习正以其丰富的内涵、实用的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可。关于它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它将对教学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4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陆志平.激活创造的潜能――南京金陵中学研究型课程的探索与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邹芳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1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