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本阅读: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杰

  文本阅读,是学生主体接受信息、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的主要学习行为。因此。在指导学生开展文本阅读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文本,在对话中深入文本,在实践中活用文本,从文本中走向生活。从而,使阅读价值及时转化为教育价值。
  
  一、在朗读中走进文本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体验文章的丰富情感。学生通过传递文本的语言美、旬句式的变化美、修辞的创意美、整体的风格美,寄情于文本,游思于课堂。
  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这是一篇充满生活情趣的童话故事。教学中,笔者首先指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突出表现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的动作特征,感知小露珠闪亮、透明、圆润的特点,传达出小青蛙、小蟋蟀对小露珠的愉悦之情。接着,结合指导“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用分组朗读的方法突出“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以及数不尽的鲜花嫩草”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并用齐读的方法凸现“……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从而,促使学生的情感由喜悦到赞美。然后,在读文章的结尾时,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去体会其中的感情。有同学认为: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小了,这里要读出一种喜中有忧的感情。也有同学认为:读“向日葵向她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刚才那种喜忧参半的感情又起了变化。学生随着朗读体会的不断深入,对小露珠的本质特点――闪亮、透明、圆润――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二、在对话中深入文本
  
  对话,是学生主体参与、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教学形式,无论是学生与文本对话。还是生生对话、师生对话,都是教学的重要资源。
  如,笔者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学棋》。笔者抓住“专心致志”,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它在文本中的含义。同学们从一个学生“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下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中提炼出“听”、“看”、“问”三个关键词,然后揣摩“专心致志”的语境义;并且将另一个学生学习“走神”的具体表现,在与专心的学生的对比中,领会不同的学习态度与不同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两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结果的对比中,领悟文本所要揭示的道理。这样,引导学生从对语言的感知到对文本内涵的感悟,从对文本内涵的感悟到对自己学习态度的反思,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地发展,对文本所揭示的核心价值由模糊到清晰。
  
  三、在实践中活用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活学活用。这样,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课文记述了小英同学在一次演讲课中以生动的故事、流利的普通话赢得了掌声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别人的掌声,也不要忘记将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白“掌声改变人生”的道理,结合第5小节的阅读,笔者要求学生以“从那次讲演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为起首句,想象小英同学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变化,进行创造性复述。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面对文本,展开了创造性思维活动。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她的可喜的变化。内容具体而可信,表达清楚又有条理。这样,既拓展了文本的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从文本中走向生活
  
  有人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这就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在学生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用书本知识去诠释生活,用生活中的实例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
  如,笔者在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蜗牛的奖杯》一文时,根据童话教学的特点,通过对“蜗牛”这一艺术形象的解读,带领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世界。童话中的蜗牛原来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还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自从得了冠军奖杯后,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晚上就睡在奖杯里。结果,蜗牛和奖杯粘在一起了,翅膀也退化了,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像童话中的蜗牛一样。取得了成绩,就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思进取。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将童话故事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说说童话故事对儿童的启发。从而,使阅读价值上升为教育价值。
  综上所述,在文本阅读中: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只有如此,才能使阅读体验成为一种文化体验。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