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实施新课改下的班级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宁东红

  我校自2008年以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课改的精彩之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以及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施课改必须有相应的班级管理。我把实施新课改后班级管理的一些措施方法向大家做以介绍,若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我们把全班学生按每6个学生一个小组,分成若干个小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6个学生不是随意组合,而是每个小组都有好、中、学困学生。6个学生中有两个优生,两个中等生,两个差生。分好以后老师分析,还要再做调整。每一个小组都有领头羊,要强弱搭配,小组一旦分好,就相对固定,一般不变动,为了小组的管理与评价。从而激发各小组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每一个小组选一名成绩较好、具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本小组组长,也就是行政组长。全面负责本小组的学习和纪律。对本小组成员考核、评价。根据需要可以设立学科组长,如有一个学生担任语文组长。负责本组学生的语文学习,对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全面评价,并能在这一学科方面为学生排忧解难,使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上能更好地合作、交流、讨论、展示。同样,其他科目也可以设立学科组长,还可以几个科目设立一个组长,比如政治、历史只设一个组长等。
  作为学生,毕竟站的角度不同。我们要经常培训各小组组长。及时指导,善于发现小组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要成为他们的指导者,掌舵者,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成长,锻炼自己。同时也为班级,为小组做出更多的贡献,不能只使用不培养,这样,学生会感到工作很吃力。枯燥。甚至厌烦。所以,各班要把定期培训与随时指导相结合。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与同龄人朝夕相处的机会少,缺乏和同学分享、协作的经验,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会合作,很难立足于社会。
  所以,作为班主任、科任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给他们分配任务时,明确要求小组内完成,甚至分配的任务在限定的时间内。一个人是完不成的,必须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我们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首先,要学会欣赏和接受别人。只有能够真诚地欣赏他人的长处,孩子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愿意接受别人。合作就是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是双方长处的融合,也是双方短处的互相弥补。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关心其他学生,学会善解人意。能不能为他人着想,代表着学生能不能尊重他人、平等而有礼貌地对待他人。只有关心他人,才能忠诚地迫随他,并与他人合作。由此可见,关心他人,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还有培养领袖风范的好处。
  再次,要教学生学会分享,让学生参加一些合作性的活动,比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篮球,跳绳、拔河比赛、召开辩论会,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等。这些活动既有团队之间的对抗与竞争,更有团队内部的合作。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这些活动,同一个小组的学生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取胜。如果一个学生自以为是。不顾他人,当其他学生不愿意与他合作时,他就会品尝到被孤立的滋味。相反。如果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才能,那么他就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喜欢和拥护。这样,孩子就会真切地体验到合作的意义,在活动中,慢慢会认识到分享是合作的基础,分享是与人相处的基础。
  最后,要教给学生一些合作的技能技巧。在与其他学生合作的过程中出现矛盾怎么办?教师要善于观察,思考。在这一方面给学生作指导,有的学生有合作的意识,愿望,但不懂合作的技巧,经常是一片热情准备与人合作,但最后还是合作不下去,不欢而散。老师们遇到这样的现象,不要视而不见,更不要去批评,要为学生化解矛盾,找解决处理的妙方,为学生寻找一片蓝天,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有一部分学生学得相当好,但在班级很少说话,和其他学生交流得很少,甚至只有在考试以后。老师宣读成绩时,学生才能把目光投向他,注意到他的存在,平时他们在班级不充当其他的角色。这样,学生进入大学、步入社会。不能够大胆地与人交往,大众场合不敢说话。把基本的知识技能不能正常发挥出来。我们在课堂上、生活上还应该教给学生大胆展示自我的技能方法、提倡学生大胆尝试。这些最基本看起来最简单的问题往往是学生交流,讲解的障碍。对学生的将来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我们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需要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讨论、互相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新领域,为学生以后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薛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8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