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寓言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尚 剑

  从2005年起,结束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材料作文蜂拥而至,大有席卷全国之势。所谓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材料作文的出题形式根据材料内容和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一材料作文与综合材料作文两大类。单一材料作文,抓住其中一点即可命题写作:综合材料作文,一般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图资料。考生一定要根据所给的各个材料之间关系(并列关系、对比关系、因果关系等),然后进行命题写作。和命题作文不同,材料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首要的环节便是对所给出的材料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我们不妨把这一环节称作“析材”;其次就是“命题”,即应试者根据对所给材料的具体分析拟定一个写作的标题。在此基础上认真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行文,以及修改润饰等。以上这些过程,最好先用草稿纸写出写作提纲和初稿,然后再修改誊写到考试卷上。
  笔者对近几年全国各地材料作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所给材料主要包括文字和图画两类,而文字类又可大致分为.寓言、故事;名言、情景对话,名家经历、佳作片段。事件、现象……
  下面笔者就对寓言材料作文的写作谈一点看法。
  例如某省模拟试题材料作文:安徒生有一篇<跳高者>的童话。故事的梗概是跳蚤、蚱蜢和跳鹅(注:这是丹麦的一种旧式玩具,它是用一根鹅的胸骨做成的,加上一根木栓和一根线,再擦上一点蜡油,就可以使它跳跃)在一起比赛谁跳得最高。蚱蜢跳得没有跳蚤一半高,不过它是向国王的脸上跳过来,因此国王就说它简直是可恶之极。跳鹅站着沉思了好一会儿,然后笨拙地一跳,竟跳到了正坐在一个矮矮的金凳子上的公主的膝上。国王说.“谁跳到了我女儿的身上,谁就算是跳得最高的了,因为这正是跳高的目的。”最终跳鹅得到了公主。
  这是一则风趣的小故事,发表于1845年,里面包含着一些似是而非的“真理”。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但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要联系生活实际,不要就事论事作文。
  
  写作提示:
  全面理解这篇材料的寓意,作文可以从多个角度命题立意。或是从评论“评判者”的角度,阐释如何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呼唤社会的公正、公平,论述公平的缺失常导致人才的埋没、庸才的得势:或是从肯定“跳蚤”、批判“跳鹅”的角度,提倡真才实学,反对投机取巧,号召人们脚踏实地好学上进成就事业;或是从肯定“跳鹅”,否定“蚱蜢”、“跳蚤”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鼓励人们为学立业乃至为人做事都要树立明确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或是从分析“跳蚤”、“蚱蜢”失利原因的角度,明确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想让社会接受自己,首先就要使他人了解自己,而要使他人了解自己,不仅要敢于展示自己,更重要的是善于展示自己。
  例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只老鹰从山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一则寓言,主要材料由两部分组成.老鹰与乌鸦的故事,而最后小孩子说的一句话.“它也很可爱啊”则可视为辅助材料。这两部分材料寄寓的道理各不相同。从整体上看,这个寓言的含义揭示了“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其核心寓意是“认清自己,认清世界”。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审题明确以下话题和立意:“自知与拼搏”、“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个人条件与学习经验”、“人贵有自知之明”。同时还要看到,材料中小孩子最后说的一句话也可以提炼出一个主题来,那就是“勇气是值得赞赏的”,所以从肯定乌鸦的拼搏精神入手立意也是可取的。
  总之,给材料作文,先要读懂原材料的中心意思,或材料所蕴含的多元意旨。对于只有一个中心意思的材料而言,要围绕这个中心意思确立一个中心思想或论证观点。如果材料中有几个意旨的就要明确主次、轻重以及相互关系。后再取舍、联系,得出写作的意向来。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材料作文的试题,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材料,另一部分是写作要求。写作要求或以提示语出现,或另列出“要求”、“注意”点。审题时,不仅要吃透材料,还必须看清写作的具体要求,按照试题的指令写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