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创新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红
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有机融合品德、历史、地理、国情、法制、行为规范、经济、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为课程内涵的综合课程,它的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为引导,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课程特性,为我们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提供了极大的实践空间。它是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更需要我们任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方式的创新。
几年来,我始终坚持以儿童生活体验为主线;以品德和学科知识教育为铺垫,以学习做人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态度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为目的。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创新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情境创新――创情设境,引情入境
情境创新是根据课程的综合性和小学生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进行的教学方式创新的探索,旨在通过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变空洞说教为心灵感动;变知识、故事主题板块的枯燥讲述为学生的参与、体验。在参与中,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提高社会认知。
1、创设语言情境――贴近学生生活
教学中,在紧紧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首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采用与现代信息社会相适应的学生喜欢听、听得懂、现代化、时尚化的儿童语言进行讲述,教师语言不仅要精确、精炼、生动、有趣,而且要声情并茂、时尚现代。课堂要有条理、有起伏、有高潮、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趣,用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社会的认知。
2、创设音乐情境――进行情感教育。
音乐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音乐能给人美感,催人遐想,给人力量,催人上进。把音乐引入思品课堂,充分利用音乐特点及功能进行教学,它对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情境渲染,有着非常好的辅助作用。也是实现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和能力有机统一的有效办法之一。
3、创设表演情境――以趣激情,以情入境。
对小学生而言,其道德认识与习惯的形成既有过程性又有反复性,其道德情感的培养必须遵循其认知规律,教师要尽量为其提供丰富的道德情境,以趣激情,以情入境。①将与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内容以图片、图表、动画、故事电影等形式直观逼真地演示出来。②可以采取学生自身表演,进入情境,通过小品、朗诵、哑剧、模仿、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和入情入境的表演中,通过演、做、想、议,使教学内容和道理由抽象变直观,由复杂变得简单,使学生在自我感受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二、实践的创新――主体参与,体验社会
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层面看,体现着人文性、知识性、实践性的统一,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内容虽离儿童生活较远,不易理解,但它却有着很强的可操作性、实践性。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适时选择并设计让学生参与的课程实践主题,让学生主体参与,体验社会,在其亲历的实践过程中拉近和社会的距离,真正理解课文内容,达到社会认知与行为、能力与发展的统一。
我在进行《人民的代表》一课的教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人民代表是人民参与地区和国家管理的一种方式这一主题,设计了《我们都是少年人民代表》主题实践活动。每位同学都来当一当学校的少年人民代表。按照人民代表的程序开始履行校园代表职责,并以校园安全为主题提交多项议案。最后学校采纳了其中可行的合理的部分马上进行实施、改进。这一主题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人文性的课程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入心入脑。不仅充分理解了课文主题,而且激发了学生从未有过的主人翁的自豪感、尊严感。
三、激励的创新――扬长教育,自信进取
我们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激励创新的主要形式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为核心的扬长教育,其目标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扬长补短、获取成功的心理体验。
1、让学生在平等、受尊重的教学氛围中享受激励,体现杨长。
教师应努力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应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即使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应帮助其克服困难,达到力所能及的“上线”,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失时机地即时进行肯定性激励评价和期待性激励评价。
2、让学生在师生的互动中享受激励,体现扬长。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就是学生主体的参与,师生的互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设疑、质疑,坚持“无错原则”,允许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不同的认识,使学生有参与教学活动的安全感和积极的情绪体验,并采用接纳性激励评价。此外,运用多种体态语言进行亲近性激励评价,使学生受到鼓励,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
四、评价的创新――多元评价、交互反馈
新课改理念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评价既是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衡量教师创新教学效果的方式之一。
1、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教学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就决定着其评价形式既有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多样化,课内、课外、理性的、道德的、情感的、行为的、激励等形式;也有对教师教育教学评价的多样化,社会、家长、师生互评、师师互评等形式。
2、反馈形式的多样化。
反馈作为对评价的改进与反应,是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社会实践功效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要注重评价反馈的多样性和改进功能。既要注重对评价学生的反馈与改进,更要注重对自身教育教学效果评价反馈的及时反思与改进,还要在师生的互动中,发现各自的闪光点,寻找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总之,精心创造教学情境,合理优化教学过程,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新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既是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乐此不疲的探索之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