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四维多元”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佘万斌

  摘要: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总结现有模式的不足。运用内外因德育生成理论,对目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内外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开放多元的时代背景和转型社会角度,提出了“四维多元”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并对其内涵、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四维多元”;社会责任感;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136-03
  伴随着全球化、网络化进程,“责任”已成为当前社会中的主导性规范概念和最普遍的规范概念,成为现代国家国民的最基本素质。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暴露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因此创新以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意识教育和德育教育,培养有责任的公民已刻不容缓。
  一、以社会责任感为主要内容的培养模式研究概述
  纵观已有文献,对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鲜有研究,国内大都是关于包括社会责任感在内的德育模式研究,欧美等民主国家更多是关于以社会责任感培养为核心的公民教育模式研究。从总体上来看,现有德育教育(公民教育)模式研究观点莫衷一是,尚无统一模式定论,综合已有研究,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德育教育(公民教育)模式。
  1.立足于民主社会的公民教育模式,大致可细分为认知模式、情感模式和经验模式。唐・罗威(Don Rowe)认为,认知模式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公民知识与能力;情感模式就是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感和公民之间的相互责任感,经验模式即通过各种经验锻炼学生,使之具备公民行为的能力,这种公民的实践包括学校的民主建设和参与社区的改造活动。
  2.基于国家与个人需求的德育模式,即国家需求德育模式与个体需求德育模式。孙宝云认为,我国现行的德育模式是以政治教育为核心、以思想教育为基础,满足国家政治需求的国家需求德育模式。他建议应当建立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公民教育为基础,满足大学生学习做人的基本需求的个体需求德育模式。他指出现行高校德育低效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现行德育模式的结构失衡。
  3.从德育内外影响因素来划分的德育模式,即显性教育模式和隐性教育模式。朱红等认为,高校德育有显性教育模式和隐性教育模式。显性教育模式是强制说教的、直接的、正面的,方法是“灌输”式。隐性教育模式是间接性、隐匿的、潜在的,方法是“渗透”“迂回”式。她认为这两种模式是相互对立、独立、制约、渗透、转换、补充和强化的关系。
  除上述学界较为普遍的三种模式划分外,有学者还对德育模式作了进一步细分,如华敏等学者从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角度,进一步提出渗透式教育模式、陶冶式教育模式、网络化教育模式。闫彩红等从自我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大学生主体性自我教育实践模式等。
  纵观这些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大多是从传统德育教育观点与做法出发进行分析归纳的,对时代变化、技术社会的发展等因素尚未给予充分考虑。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内外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内外因德育生成观点,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与培养受制于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从外部因素来看,全球化、技术化、网络化、转型期等当下社会与时代最显著的特征,社会责任感培养正面临着全开放、弱控制、多向度和冲突化等影响。
  1.全球化社会在无疆域开放的同时导致地方化与身份认同的迷茫。“全球化”就是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世界化,它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种重要特征,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全球化以互联网为载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人们不再是生活在“小山村”中,而是生活在“地球村”中,人们联系更加紧密,各种文化、思潮相互交错、激荡。但是全球化带来“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其“去中心化、去地域化”特征对个体性、地方性造成被趋同的不利,带来保持地域性与身份认同的彷徨。这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提出了双重挑战的课题。
  2.网络化社会在使交流变得迅捷及时的同时带来多元价值的冲撞。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物联网环境中,资源信息在迅捷传递的同时又全面共享,不同地域、不同人种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纷繁复杂,这些海量的信息在拓宽人们的视野眼界的同时又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网络环境的“去权威、去中心、无国界、快速迅捷”等特征,虚拟社会的多元价值文化与信息平等对称掌握,制约并干扰了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的倡导,使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明显增多,陷入了相对主义和“怎么都行”的困境。
  3.技术社会带来终身学习的新要求。自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知识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奈斯比特认为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但是知识经济时代,战略资源是信息。彼得・杜拉克进一步指出:“知识生产力已经成为国家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据有关研究分析,19世纪初人类的知识以每5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20世纪初变成每10年翻一番,20世纪末人类文明发展的前4900年所积累的文献资料,还没有现在1年的文献资料多,到目前为止仅自然科学的类别就已超过2000门。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正在走向学习型社会,每一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活到老。学到老”不再是少数人自勉的警句,而是一种现实状态。这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带来了新的要求。
  4.转型期社会在变革调整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诚信和道德的缺失。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转型时期,由于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遵循个人利益原则和价值规律,从“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到“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都深层次地暴露了当前企业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只关注利益主体,而忽略道德主体,在金钱本位、享乐至上等价值观的主导下,为了利润而无所不用其极,挑战道德约束乃至法律的尊严等,这些现象给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产生消极影响。
  从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特征来看,身心发展关键期带来发展矛盾性困惑。根据年龄特征划分,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期,这一时期是个体心理成熟前一个矛盾多而又十分动荡的时期。随着大学生生理发育的早熟,促使其自我意识和成人感发展提前,表现出既有强烈的独立性冲动和独立性需要,而其心理成熟水平和社会地位水平又较低,这种冲突性矛盾使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出过渡性、矛盾动荡性、社会性进一步增加等特征,给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提出了艰巨的任务。
  基于这样一个复杂变化的时代背景和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特征,一元化德育模式已远远不能解决当前时代发展变化与学生成长的需要。陈立平等

学者认为,我国高校德育自计划经济时代以来鲜有变化,过去那种简单僵化的模式越来越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和需要,难以引导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从国外经验来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学校为了适应多元社会变化的需要。德育理论从价值澄清学派、道德认知学派发展到新品格教育主张,德育改革经历了由主张道德相对主义到提倡核心价值观的转变。为此,在当前纷繁复杂、变化迅捷的转型时代,迫切需要我们改革、发展和完善原有德育主导模式,创新大生学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以期全力应对复杂多变的多元背景新格局。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三、“四维多元”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的构想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认为,应当从内外影响因素角度,立足于时代背景、社会变革、国家需要和学生发展等诸因素,构建“四维多元”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以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
  1.“四维多元”的含义。“四维”是指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等四个方面,其中:学生是主体,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家庭发挥配合功能、社会起着支持价值。
  “多元”是指时代的全球化、信息化,学习的终身化、个性化,身心发展的失衡化、矛盾化等多个方面,是社会责任感培养在认知性、开放性、体验性、参与性、渗透性、主体性、整体性等多元内容要求的统一。其中时代与学习方面是外部因素要求,身心方面是内部环境的规定。我们可以用图l来表示该模式的结构关系:
  2.对“四维多元”模式的分析。从德育原理观点看,学生是高校德育的主体,主体性原则是高校德育的基本原则,作为主体基于自身需要、自主思考之后,自愿的抉择比服从权威更具有意志力,也只有这种出于学生内在需要和动机支配的道德行为,才能最终达到言行一致的道德境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责任感的形成正是责任主体在无数次的内化与外显的交替中逐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指出,主体在自由选择行为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自由选择了责任。亚当・斯密在18世纪中叶就注意到个人的主体自主意识的增强,马斯洛更进一步提出人的自我实现是最高需要,充分认识并肯定人的主体作用。从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来看,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因素与决定性力量,学生只有充分启动内部成才动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促进对责任行为的理性自觉,才能自觉地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的责任行为。应当看到,作为主体基于自身需要、自主思考之后,自愿的抉择比服从权威更有意志力与说服力,更能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道德境界。
  当然,教育原理也告诉我们,环境(学校、家庭、社会)对人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代对人的成才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责任感的内涵以及培养的途径方法等,从知的角度让学生明白为何要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家庭的主要任务是发挥参与配合的作用,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参与是学生进行体验的前提。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服务社区学习等,在参与中培养社会责任感。社会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提供体验教育的场所与条件,从参与教育论的观点看,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统一的结果,基础在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和深化。因此,社会应当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开放的实践条件。从系统论、统筹观点的角度,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绝不是相互隔绝、各成一体的,而应当是彼此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对社会责任感培养发挥作用。美国社会责任心研究中心主任Lanterrl认为,自我意识障碍以及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疏远,是影响学生社会责任心的两大关键因素。因此,渗透性、体验性、整体性是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在社会责任感培养上的交叉变量,建立以大学生为社会责任感培养主体、高校为教育载体、家庭为参与对象、社会起支持辅助功能的,四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四维多元培养模式,是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实效的长效机制和根本措施。
  综上所述,“四维”是模式的显性构成,“多元”是模式的隐性构成;“四维多元”构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实践模式,以自我体验、自我实践为主要形式,通过认同教育、情景教育、体验教育、参与教育等,把责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各类活动、融入网络世界,突出主体性;通过注重责任文化的建设、责任环境的打造、全面育人的形成,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内外因素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谢志远.增强大学生责任教育实效性的构想[J],教育评论,2005,(4):37-39
  [2]孙宝云.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分析[J].高教探索,2005,(6):4-8
  [3]朱红,戴亿绵.论高校德育中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J].辽宁高教研究,2005,7(6):115-116
  [4]唐辉,蔡迎旗.当代西方公民教育的模式[J].未来与发展,2009,(1):88-90
  [5]华敏,白广勇.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J].学理论,2009,(12):200-201
  [6]闫彩虹,刘殿臣.构建大学生主体性自我教育的实践模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7,(5):89-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