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字教学“三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波
摘 要:生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质量,是小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小学语文实际教学经验,具体探讨了提高小学语文生字教学效果的一些重要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字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小学阶段的生字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主要教给识字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生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勤于思考,充分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识字兴趣。
一、巧借联想想象――“想”中学
联想和想象是人类思考活动的两种重要形式。中国的很多汉字都具有“看字辨义、读字辨形”的特点,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识字认字,掌握汉字的基本含义和引申意义,从而提高识字的质量。如在认识汉字“多”的时候,可将抽象的字面意思形象化,在讲台上分别放置两组识字卡片,一堆20张,一堆5张,很明显,一边“多”,一边“少”,然后对生字进行讲解,在认识“多”的同时,让学生联想到“少”,进而可继续引申到生字教学中的反义词,让学生列举类似的反义词组如“大-小、长-短,胖-瘦,美-丑”等等,学生便很快掌握这个生字并初步掌握反义词的含义。又如在认识“休”时,先讲解这个生字的字形和组成部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左边一个站人旁即为“人”,右边一个木字则为“树”,这时学生便很快联想到“一个人靠在大树边上”,则为“休”。又如在认识“困”的时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想象一下“在一座四四方方的围墙中间,种着一棵树”的样子,这样“树”就被“困”在里面出不来了。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又能提高识字的效果。
二、巧借趣味游戏――“乐”中学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且好奇心强,爱玩爱闹,若教师总是采取一种教学方法进行生字教学,必然会使小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大大降低了小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因此小学教师可利用游戏来引发小学生对生字学习的兴趣,在快乐中识字,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主动性。如可利用早读前的时间做“钻山洞”游戏,每个学生到班上的时间不一样,第一个到班级的同学要教师指定的生字词,完全正确的可奖励一朵小红花,并站在讲台上等后面来的同学,抽读字词,不会的可教读,直到完全正确后前面的同学才可以回到座位上。又如“拼字游戏”的具体过程是: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卡片,每张卡片或者是一个字的偏旁部首,或者是汉字的组成部分。教师可轮流请学生起来说出自己的卡片内容,再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偏旁部首等,等所有卡片都组合完成后,教师可以请学生起来对生字的含义进行解释,或者进行组词造句,一组同学完成任务后可以推荐下一组同学。这样不仅丰富了生字教学的形式,又提高学生对生字的学习兴趣,掌握了基本汉字的组词造句,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三、巧借图片卡片――“图”中学
图片和卡片是小学语文生字教学的基本工具,在很多情况下,教师都利用图片和卡片进行生字教学。中国汉字的结构主要有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等,其中象形字是汉字结构中的基础部分。我国早期汉字中的象形字,大多数就像一张图画,形象分明,现代汉字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会意字是由几个象形符号组成的。因此在小学语文生字教学过程中,结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可用图片和卡片辅助汉字教学,加深学生对汉字结构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如在学习“播”字的时候,可使用一幅图片:一个农民用一只手把稻谷插在田里。“播”字左边为提手旁,右边为上下结构,整个生字的结构十分符合图片上表达的意思。又如在学习“囚”字的时候,可使用一幅图片:有一个人坐在一个四四方方的房子中间,房子既没有窗户也没有门,那个人表现地十分痛苦。学生们一边看字,一边听教师讲解,便很快理解了“囚”的含义。如以“足”为形旁的字大多表示与脚有关的动作,这时教师可出示代表各种动作的图片,如“踢腿”、“跳绳”、“跺脚”、“跑步”等,这样可以将形似的几个字词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减少学生写错别字的几率,提高学生识字认字的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生字教学的方法使多种多样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思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生字学习中的规律,积累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生字教学的质量效果。
参考文献:
[1]雷鸿.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文[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S1):40-41.
[2]刘倩.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率[D]苏州大学,2010.
[3]潘红玲.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J].陕西教育,2006,(Z1).
[4]李红.把语文学习变成一种享受[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S1):44-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