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承明

  摘要: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本文将从物理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和增加课外实验等教学方法的实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创新能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0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根本途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进行创造的机会,增加实践活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新的能力,完成教学目标。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实际实验的开展。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在每个学期内,要完相当数量的物理实验。但实际上,有很多实验并没有完成,物理实验教学也没有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没有实际开展。而进行过操作的物理实验,由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的原因,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认识不足。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都由教师操作,实验方法和实验形式都很单一,学生也体会不到实验的乐趣,学生完全是旁观者。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教学法方案也缺乏新的设计,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认识不足,不注重做实验,而是讲实验。
  (三)实验课堂缺乏吸引力。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指导学生积极进行实践活动。如果在实际实验中,都由教师包办,那么学生得不到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机会。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一个班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这种程序化的,恪守常规的实验操作,无法吸引学生,也就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创新则无从谈起。
  面对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要营造一个能充分满足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学习探究的实验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挑战、困难、成功的物理环境里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物理实验具有生动鲜明的特点,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有必要通过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等方面引起学生的探究学习的好奇心。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来,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然后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并且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原因,验证原理。
  例如,在做“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时,选择观察海波和石蜡的熔化。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实验的材料海波和石蜡,以及实验的装置。教师提出问题:
  1.熔化是在什么样条件下发生?2.熔化的过程具有什么特点?3.不同物质熔化的过程相同吗?4.熔化过程中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在实验之前有自己的猜想和假设。猜想只要加热就会使海波和石蜡熔化,都会随着加热海波和石蜡的温度的升高,而且由固态变化成液态。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用酒精灯加热,观察两种物质的变化,观测温度计的数值变化,出现新的物理现象时动脑筋思考,收集数据。通过整个实验过程,会得出海波的熔点为48摄氏度,并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石蜡从开始熔化到熔化完的过程中,温度从47摄氏度上升到64摄氏度。学生也很容易理解了不同物质(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过程不同,不同物质熔化时有各自的特点。通过学生参与实验过程,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鼓励学生设计实验。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说过:“如果人云亦云,就永远不会超越,只有形成自己的思路、思想,多方面看问题,才能超越前人。”科学表明,通过不可预测的实验现象的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所以,教师应该采用新的实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实验方案,大力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利用实验手段让学生正确使用仪器,实事求是记录数据,分析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总结出实验原理,完成实验目标,得到符合要求的实验结果。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准备好实验器材,计划好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的目的,让学生把实验理论和实验实践相结合。例如做“测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的实验,在完成教材实验后,可以进行拓展,然后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蜡(或木块)的密度测量”,“小金属块密度的测量”。学生可以大胆的猜测和假设,然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这样学生先利用所学的知识思考问题、讨论方法。再动手进行实验验证,对物理知识和原理就有了直观的理解和运用。通过设计实验,增强创新能力。
  (三)开展课外实验。观察是对事物和现象进行仔细的观察了解,是实验的第一步,是获得物理知识的最基本途径,也是思维创新的基础。教师应该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制作一些日常生活中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小实验,小发明。也可以对实验仪器进行改进,利用身边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巩固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还增强了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例如学习完摩擦、惯性知识后,可以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问题,汽车的车胎为什么设计花纹?乘坐公交车遇到紧急刹车时,乘客为何身体向前倾?让学生大量的接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走出课堂,开阔视野,既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总结
  综合以上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法的改进,为学生营造了良好创新学习氛围。教师在物理课堂展开实验教学也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掌握基本物理知识的同时,通过参与实际实验,积极设计实验,主动进行课外实验,在实验中得到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伦.教室里的物理知识[J].物理教学探讨,2005,(11).
  [2]宋晓楼.初中物理实验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中学物理,2007,(02).
  [3]张德伟.何晓芳编著.新课程与实验教学改革[M].北京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