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活处处皆数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贵天文

  摘 要: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处处都可以看见数学的影子。因此,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要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并通过对生活问题的探究更好的把握数学知识,进而再全面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通过这种研究,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处处皆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观察;探究;体会;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145-01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领悟”。而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教学都偏重于对教的研究,对于学生如何学,学的活动如何安排的,如何从生活中引入,引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去探讨却研究的较少。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为此,笔者粗浅地谈谈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生活中随处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型。经常引导、提示学生注重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问题。比如:最让人感到美与和谐的比例黄金分割比――0.618。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说某个艺术品或建筑物很美,甚至某个人看起来很协调,这些都让我们产生疑惑,可追根究底是因为它符合数学上的美的标准。因此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比如:在学习圆的知识前,可请学生思考车轮为什么不能做方形、三角形,而要做成圆形呢?在教“三角形的稳定性”前问学生为什么电杆支架、自行车等等要做成三角形而不是长方形正方形呢?再如在学习“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请学生思考如果给教室铺地砖,需要买多少块地砖等等,这样学前有所思考,带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用数学的方法观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用数学方法研究生活中的问题
  当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产生疑惑后,我们再用数学方法来引导他们进行探索。当然,在创设生活情境时,首先要注意挖掘数学教学内容的内在美,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数学之美;其二,要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比如,在我们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请学生回答车轮为什么不能做方形、三角形,而要做成圆形呢?在教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让学生回答为什么电杆支架、自行车等等要做成三角形而不是长方形正方形呢?在学了利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一下:5000元人民币怎样存最合算……
  通过这种对生活问题的研究,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学习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寻找成功的喜悦。
  三、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通过前面创设的情境,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艺术联系,最终回归到我们的目标,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我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在教学四年级的“求平均数的问题”这一内容时,课前可以布置这样一个预习题:请同学们回家后到商店去进行一项社会调查,调查同一类商品的5种不同价格,看一看哪种牌子的最贵?哪种牌子的最便宜?算一算它们的平均价是多少?向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对生活问题的探究来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最终又能通过所学知识来更好的服务于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生活处处皆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数学。
  
  参考文献
  [1]方远山.课堂教学改革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尹启泉.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
  [4]董素艳.引发思维的提问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