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兴华
物理新课标的实施给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的机遇。我结合本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就初中物理教学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1.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制订的,其总目标是:“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做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新课标符合时代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新课标注重知识与技能,更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新课标的内容化繁为简,化细为粗,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新课程标准注重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了学科本位的观念,学科之间整合性加强;新课标实用性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增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认真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
传统的物理初中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得较少或落实不够,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物理课程重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强调接受式学习,忽略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强调统一性,忽视地区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难以适应各地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学生发展的教学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标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如下。
3.1关注每一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所有的学生,应该尊重、关心、牵挂他们。要容忍学生的错误,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3.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物理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物理老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3.2.1融洽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真心对待学生,永远以和平、愉快、友好、信任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3.2.2在教学中应尽量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情趣
让教学内容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将教学内容故事化、多媒体化。在《磁场》一节新课引入的教学中,一位老师这样讲道:“在我国的古书《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武帝虽然雄才大略,但是晚年却很迷信。有一天,宫外有位自称叫奕大的人求见,说是有宝物要献给皇帝。汉武帝一听,马上召见。只见奕大从怀中取出一对棋子,说这叫斗棋,放在一起争斗不已。汉武帝命人拿来棋盘,奕大把两只棋子靠近摆在一起,果然能够‘相距不休’。一会而,奕大又换了个法子,两只棋又相互吸引不肯分开。这个玩意而可把皇帝给逗乐了,他马上下令封奕大为‘五利将军’。同学们,如果你是奕大,你会用什么来做那两只棋子呢?”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指导学生“实验探索”,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科书中呈现的知识,通常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已形成定论的知识,固然学生在学习时并不是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但学生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一切,充当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会以自己的认识基础、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地吸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教学艺术的“基调”就在于找准学生心理状态的“固有频率”,使教学信息收发达到同步,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密度是初中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个教学难点。本节课用实验探索贯穿全课。首先拿出两块大小不同、涂上颜色的金属块,问:“同学们能否很有把握地判定它们是否属于同种物质?”学生感到困难,我指出:“鉴别物质可以根据物质的特性来鉴别,只凭气味、颜色、软硬等这些物质的明显特性来鉴别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探索物质的一种更隐蔽的特性,这种特性可以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中发现。”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研究几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诱导启发:“每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能够改变(如分别取几块大小不同的铁、铝等固体,几杯体积不同的水、酒精等液体),分别测出每一种物质几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再来研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开展全班讨论,确定出最佳实验方案,让学生自选器材,分组实验,得出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对于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让学生猜想,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学生说:“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指出:“质量与体积究竟是不是成正比关系,必须通过数据处理才能下结论。”学生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是一个恒量(成正比),不同种物质其比值不同,便找出了物质隐蔽着的重要特性m/v,其大小是由物质种类所决定的,反映了物质种类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上把物质具有这种特性叫做密度,这样紧紧围绕密度这个概念,创设情境,设置疑问,让学生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教师进行启发诱导,丝丝入扣,让学生动手实验主动探究,发现物理规律。当实验探索发现伴随着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学生将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牟善秋.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OL].
[2]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15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