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适应课程改革需求,创新语文教学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明宝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优化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方法,在整合内容、发挥功能、目标任务、评价方式等方面下工夫;要创新教学观念,转换角色定位,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熟练驾驭课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觉提高认识、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发展智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催生学习情感 优化教学方法 放大教学效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用语文的内在魅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审美性与哲理性,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层次与审美意识。
  一、尊重主体地位,培养学习兴趣,催生学生的学习情感。
  1.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从授业解惑的导学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尊重对待学生,创设“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使语文教学与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相联系,让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使语文教学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在教学中,利用报刊、影视、广播、网络等手段,将教学素材融入教学流程,不断优化教学流程,使教学环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提高教学的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营造愉悦教学氛围。教师要通过创设“民主平等、生动活泼、宽松愉快、严谨有致”的教学情境,将教师与学生、内容与方法、教育与学习有机统一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欲望,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活跃课堂气氛,让教学活动充满智慧与哲思。我注重用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赤壁怀古》的豪放激昂、《指南录后序》的慷慨悲壮、《琵琶行》的深沉哀怨、《荷塘月色》清丽婉约等语文内力,让学生获得美感享受,沉醉于课文中的结构之巧、语句之奇、修辞之工、内涵之深、道德之美之中,并潜移默化于心。
  3.引导学生成长进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成长进步,发挥激励评价的教育发展作用;要着眼学生成长过程,在关注语文知识、学习能力、个性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我在教学中,利用课文内容科学性、人文性、美学性,让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多方面关注每个学生,通过纵向比较来评估学生发展,尊重语文学科学习中的个体差异,承认并尊重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因人制宜地开展评价工作,发挥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利用电教媒介,创新教学模式,致力优化语文教学方法。
  1.利用电教媒介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教学之中,多媒体教学集“影、音、画、文”于一体,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体悟情感。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学习,智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集中注意力,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教学《江南的冬景》一文时,我精心制作了江南冬景的视频,时而远景,时而近景,时而特写,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课文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教学成效。
  2.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情感爱好、认知能力,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探究能力。我在教学《蜀道难》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搜集有关图片,演示有关字、词、句表达的内容,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增加信息容量,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分小组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整合语文教学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拓宽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和范围,为语文学习拓展较大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网络及时了解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学习到更多的书本以外的知识,进一步锻炼动手与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我在教学《胡同文化》时,利用多媒体生动再现老胡同,指导学生体会京味小说词句的悠长韵味,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深刻思考,让学生领悟胡同文化的韵味。
  三、拓宽教学渠道,提高教育效率,放大语文教学效用。
  1.拓展学生的思维层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分析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升思维层次,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特见解、创新思维都要及时给予肯定,不断培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全方位、广角度、多渠道地思考问题,提高认知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提升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体,教师要采用“引导启发、互动探索、激发动力”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我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安排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解决教材中的字词难题,对于部分难度较大的可以跨组交流。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引导,指导学生抓住关键部分,联系旧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研究,悟出道理来,从而深刻理解教材所蕴含的寓意。
  3.渗透思想教育。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教材中知识之外的情感,使他们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要注重结合教材,注重组织有效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在教学《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组织学生开展“我的未来”演讲比赛,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进行团体竞赛,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学习的过程成为身心愉快过程,不但强化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28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