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让板书在语文课堂中更高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国强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思路的体现,是语文教师在课前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需要,预先设计好的一套文字或图表。许多教师都喜欢借助板书来辅助教学,甚至在公开课上借用新奇的板书来为自己的教学添光添彩,听课的教师也是为此叫好。利用板书使课堂出彩无可厚非,然而我不赞成把板书的作用无限夸大,搞形而上学。
曾经看到有一位老师在执教《最后一课》公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一幅板书:一个数学坐标轴,横坐标轴代表时间(路上、课前、课堂、课后),竖坐标轴代表心情(自责、懊悔、气愤、难过、紧张、平静、高兴、激动),然后让学生用一节课时间去回答主人公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心情,从而形成几个时间和心情的不同结合点,然后用一条线将这几个结合点连起来,在坐标轴上正好呈现了一个大大的“心”的形状。老师紧接着问: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爱心?这样精心设计出来的板书虽然很新奇,但偏离了主题,偏离了教材,很显然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很低的。
我时常在想,板书的作用是什么?板书的作用有多大?曾经看到王松泉先生这样评价板书的作用: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不可否认,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确起很大的作用,但在教学的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许多教师过多依赖板书的作用,过于追求板书的新奇,走入了极端,最后适得其反,课堂效率并不高。
一、立足文本,感悟体验
板书说到底不过是一种教学手段。手段的使用应服从于教学的需要。教师的责任在于把学生的关注引向教材,而不是引向板书;在于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感知作品中的丰富内涵,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任何试图把作品的解读凝结为一块固定的唯一的板书的做法和想法,都是和语文教学的科学理念相违背的。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架空文本的板书解读,只能让学生学到美学知识,却偏离语文轨道,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师生合作,动态生成
板书设计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课前,教师备课时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等精心设计好板书。课堂上师生在教师问题引领下围绕教材共同生成板书,生成的板书不一定要与设计好的板书吻合,因为在生成中,学生有好的想法、好的设计,教师都要采纳,随机改变,生成的板书就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合作意识,为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所以所谓动态生成是一个“提问―等待―回答―探讨―修正―书写”的过程。它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套”让学生往里钻。动态生成的板书设计更能让课堂充满智慧的火花,让课堂变得更高效。如:《孔乙己》这篇课文,我预先设计了孔乙己的“一只手”作为板书。在课堂上,我一步步设疑激趣:1、细读课文,孔乙己用他的那双手都干了什么事情?(2)从这些事情中,你能看出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是什么牢牢控制了孔乙己的这双手的命运?这三个问题既立足文本,又深入挖掘,层层递进。学生思考后做出了回答,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随机进行板书设计,与学生共同绘制成了一个“手”的形状,学生饶有兴致,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创新设计,出人意料
在立足文本、动态生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板书大胆创新、精心设计。中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强烈,新奇、创新的板书设计足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奋点,这样学生的情绪自然高涨,学习效率自然也就很高。同时创新的板书设计结构精巧,美观形象,情趣横生,又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我反对那种零碎、杂乱的板书,随随便便在黑板上写上几个字,这样的板书学生肯定毫无兴趣,效率也不会很高。
四、体现思路,突出重点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展示,也是课文层次结构、教学思路的体现,还是教学重点难点的展现。因此,教师要在认真弄清课文主题思想、内容层次、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配合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的推进顺序来设计板书,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彰显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层次性、系统性。学生通过板书就能了解全貌,抓住要领,形成清晰的印象。
五、精当安排,合理运用
板书出来的每个词、每个点、每条线、每幅画,安排的位置和形式,出现的时间和先后,都要周密考虑,整个结构图的板书要随着教学进程逐步展示出来,做到有条不紊,水到渠成。目前多媒体已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但因多媒体播放的流动变化性,一张幻灯片不能也不宜长时间停留在屏幕上,因而需要学生掌握的框架结构、关键词句等需要长时间关注与比照的内容不宜用多媒体展示,而宜用黑板板书。而且边引导学生理解边在黑板上板书,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总之,高效的语文课堂需要高效的板书。不管是什么样的高效的板书,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充分研读教材,挖掘深意,精心设计,这样,灵感的火花才会在头脑中显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