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邵丽
学校体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多因素,其中体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体育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丰富的情感,而且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情感,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并促使学生热爱体育这门学科的学习。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在过去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中,由于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需要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个性发展,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大部分学生毫无乐趣可言。这样造成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愿意上体育课。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就是要改革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与教育发展的陈旧理念、内容与方法。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应当受到尊重,学生的运动兴趣理应得到关注。体育课程标准倡导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呢?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思考,并实践着如何把体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热情。学生的运动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运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学生在学习体育过程中获得的认同感培养其兴趣
教师和同学对一个学生进步、成功的认同是对其后继学习的莫大鼓励。学生从进步成功的喜悦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悦纳自我,为下一步的进步、成功增强信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在教育活动中利用各种机会:如在课堂上学生一次良好的运动表现、一次出色的示范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在运动竞赛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同学们的羡慕的目光,等等,让学生自己发现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功。这些都会给学生很大的精神鼓舞,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精选教材内容,扩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培养其兴趣
体育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运动兴趣,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选择一些健身效果好、教育价值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尽可能地为学生扩大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但是,仅从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来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十分有限的,是难以全面解决问题的。
三、利用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其学习兴趣
学生的成就感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力是一剂良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是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练习运动技能得到提高的,其中也包括运动知识和健身知识的获得等。相反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运动技能的提高,总是在简单重复低水平的运动技术动作,就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有成就感,就会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自己赶超的目标和继续学习的动力。如果能帮助所有学生获得这种成就感,树立这样的学习信心,他们便有动力克服体育学习中的困难,获得克服生理、心理惰性后的成就感,自然而然会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
四、利用改革体育教学的组织教法培养其学习兴趣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有些学生可能要学习一些自己原本缺乏兴趣的教材;而有些学生要学习自己原本感兴趣的教材时,也可能由于组织教法呆板而逐渐失去原有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当把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的主要精力,放到体育教学的组织教法改革上来。因为组织教法改革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完全可以对部分学生原本缺乏兴趣的某些教材,通过组织教法的改革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五、利用合理安排适当的运动负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体育课上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当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进行了适度的身体负荷的运动时,他们的身体就会体验到适度的运动后的愉悦感,这种适度既不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更不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特别是当前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压力很大,学生课外几乎没有运动时间的情况下,在体育课上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和组织合理的体育学习内容是学生体验体育运动兴趣的第一要素。
六、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与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其学习兴趣
要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价值与意义,并通过运动实践,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学习和锻炼对增进身心健康的好处,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间接兴趣。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教育,使学生懂得,主动积极地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对未来婚姻、家庭、社会、民族和国家的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七、加强对学生体育需要的引导培养其学习兴趣
学生认识到积极参加体育学习与锻炼,增进身心健康,既是保证自己精力充沛地完成当前学业的需要,更是未来学习、就业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要引导学生把满足当前的运动兴趣需要和未来终身体育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八、营造和谐的人际交流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文化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人际交流是受限制的,而在体育教学中这种交流就显得方便自由,如果再通过体育教学组织方法和运用这种交流,就会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合作与对话交流的乐趣,这既有利于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水平。如采用“小组学习”形式,由学生协商确定学习目标,进行组内分工协作,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共同思考和对学习成效进行相互评价。这种教学形式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在竞争、协同行为中的乐趣体验,另一方面又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责任感的教育,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需要的引导,既是我们教育的职责,又是我们的职责,更是体育课程教学区别于大众健身的一个重要标志。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决不是一味迎合迁就,而是重在激发、培养和引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5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