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段七步”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小妹 李欢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三段七步”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教学操作流程与特点。该模式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核心,强调学生自主性、合作性的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关注智能优化组合与个性的发展。因此,“三段七步”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解决了学习主体与学习客体相匹配的学习方式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第一时间,产生浓厚兴趣,减轻过重的心理负担。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 三段七步模式 教学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指导学生掌握有效地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提出改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1]的现状,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发现式学习,倡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体验感悟为特点的新的学习方法。三段七步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方式,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物课堂中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注重学生的智能优化组合与个性的发展,并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一、三段七步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三段七步教学模式把一堂课分为三段、七步。三段是指:导入性活动阶段、发展性活动阶段、结课性活动阶段。七步指:吸引注意、明确目标、自主研究、小组合作、展示评价、巩固迁移、归纳总结。该模式蕴含的思想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
  在该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对知识也有各自的认识、理解或解读。教师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或解读不存在谁是权威、谁更科学、谁更正确的问题。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或想法强加于学生。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而不是高高在上。
  2.教学过程是多边互动的过程
  三段七步的教学过程是多向交流的互动过程。既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又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和学生都是对话过程的参与者,知识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媒介,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分享和建构知识及其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首先对学习文本进行自主阅读研究,然后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交流,使双方的见解趋于相融,达成相互理解和认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获得对学生的直接认识与了解,使学生能够获得直接的反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生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非常重要,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或解读各不相同,而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理解,共同进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小组合作)的前提,因为学生只有通过与教材的对话才能产生不同的观点和问题,才能引领学生进入小组内的合作和讨论。所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3.教学过程重视活动情境的构建
  在中学生物学课堂应用过程中,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较好地利用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学知识,感受生物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通过表演、话剧、角色扮演、竞赛等活动形式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反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的作用。
  二、三段七步教学模式的教学操作流程
  在中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对该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实践探索,认为三段七步教学模式强调活动建构下的多边互动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在课堂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物学课堂中去,能够提升学生素质。下面我仅就实践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1.吸引注意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有选择的集中。任何心理过程的活动效率总是在有注意参加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正如俄国的伟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因此,人们开始进行任何一项有目的活动时,首先必须注意,不然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样,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学生的注意,就达不到教学的预期目的。所以在上课一开始,教师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之集中注意。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新的教学手段,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索活动,从而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通过以下方式设计导入:联系生活,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者日常生活中所能运用到的知识,如谜语、小故事、游戏、活动、设疑布障等方式导入新课。例如,通过学生的屏住呼吸比赛,进行体液调节的导入;通过同桌合作完成膝跳反射实验,进行神经调节的导入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探索活动。但是不管采用以上哪种导入方式,教师一定要根据生物教学内容,设计简明扼要,富有启发性的导语,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知上的需要,有的放失地进行引导,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2.明确目标
  这一环节包括以下三个内容:①告知目标,明确学习要求;②下达学习任务,提供学习资料;③激活原有知识或语文框架,做好知识铺垫。学习目标指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在知识、方法、情感上得到的体验和收获。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反馈评价的标准。布鲁姆教育理论把学习目标分为三个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技能领域。因此,具体的学习目标应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三个部分。学习任务是指对学习者要完成的具体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活动结果的描述。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依据,且对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教师在设置生物学习任务应强调以下几点:(1)学习任务主要针对学生而言,所以学习任务的制定要从学生知识经验和自身需求出发,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2)应根据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而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充分体现学习任务的层次性;(3)学习任务必须覆盖本节课的全部内容,不能有遗漏,否则就会给学生造成知识缺陷,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4)表述一般使用学生容易接受的词语,可以使用多种的表达方式,力求通俗易懂具有吸引力。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之根本要素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建立联系并发生相互作用。因此,有了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还需要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学生才能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其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体现,让学习变成学生自己能掌控的事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是,由于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局限性,学生自己常常不能辨明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他们激活原有的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链接。
  3.自主研究
  所谓“自主研究”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独立地发现及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因此,要学生主动的学习知识的前提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教学中创设带有趣味性、启发性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给学生自主研读的时间、自主思考的时间、自主对话的时间;(3)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按照教师的具体要求积极主动地通过与教材的对话发现及解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实现着自我发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相信学生有与教材独立对话的能力,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观,及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不断追寻真理中茁壮成长。

  4.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2]现代心理学认为,课堂上最佳的学习情境是合作,课堂活动的主流应当是学生的合作活动。[3]小组合作学习则使课堂教学由原来的单边或者双边互动改变为多边互动,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得到直接参与学习的机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很有裨益。另外,小组互助学习还能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在小组的讨论中,学生可以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能找出自己及他人的不足并能学会准确、恰当地提出建议;学会平等、民主地对待他人;学会分工合作,团结互助等。小组合作学习应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而且有了自己的见解之后才可以进行,因为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对要讨论的内容缺乏足够的感知,是很难谈出自己的见解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和争辩的。因此,在生物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或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之后,引领学生进入小组内的合作、讨论交流阶段。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首先要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的组建应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每个小组一般由4个同学组成,通常包括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一名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和两名成绩中等的学生。并且确定好4个角色:组织者、记录员、记时员、汇报员。而且每隔一段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分组,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学习工作,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活跃;而在情绪低落时,思路狭窄,思维迟钝。同样,学生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敢想、敢说、敢做、敢怀疑、敢标新立异。罗杰斯曾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无拘无束地展开讨论,教师应参与到学生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去,与学习者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随时给学生以启迪,让学生感受到师生的平等,促使他们更加放松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并使他们的合作学习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5.展示评价
  “展示评价”是学生个体和合作小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形式,通过这个环节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以及各小组的合作互助情况,同时也给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了一个锻炼的展示平台。另一方面展示者能够在其他同学赞许的目光和惊叹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展示的积极性,让他们愿做、想做、乐做。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本着通过展示评价促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承认学生在发展水平上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应通过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地进行表扬强化,从而促使学生在体验成功和愉悦的同时,自觉主动地克服缺点,形成正迁移。在展示性评价过程中,我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本组成员的意见,让学生自主选择展示形式和设计出适合本组的展示方案。其次,在展示活动中由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学习方法和结果,如果这位代表表述得不够全面或跟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提出质疑。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中肯、鼓励性的点评,肯定好的,指出问题,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进行启发引导。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以及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欣赏他人,能找出自己及他人的不足并能恰当地提出建议。
  6.巩固迁移
  “巩固迁移”是在巩固书本知识的基础上,以拓展相关内容为载体,以发展学生基本素质为核心,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是通向“训练迁移”的大道。换句话说,教学要实现迁移,必须训练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科学概念、原理,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实现迁移的基础和保证,合理的认知结构对知识的迁移功能主要体现在迅速吸收新知识和有效运用知识两方面。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而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为进一步发挥学习迁移的积极作用,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植物根的生长”时,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根在植物各器官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移栽植物时一定要保护好根的结构,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讲一讲移栽植物时的方法和原理。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根的相关内容)在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发展学生迁移思维能力。
  7.归纳总结
  课堂归纳总结的目的是对当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系统化,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这个过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总结和评价能力,尽量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教师只作必要的补充,但是在自主合作教学的初期,由于学生还没有掌握课堂小结的方法,没有形成自我总结的习惯,教师要示范、指导学生对当堂课学过的内容进行总结。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节课由教师进行归纳小结,下节课将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小结,让学生注意归纳小结的方法,及以下注意事项:(1)要突出所学内容的重难点。(2)要概括本节课所学的全部内容。(3)要体现所学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内在结构,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随着学生自我总结能力的增长,教师可以问学生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那些遗憾?等类似总结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七步”是一堂课的基本因素,它向教师表达了课堂教学的一种行动方式。只有把课堂的有效时间变成学生自主性、合作性的学习过程,学生才有机会表明各自见解,相互评说、修正和补充各自的认识,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进行思维训练。
  三、三段七步教学模式特点:
  “三段七步”教学模式的提出,旨在从根本上打破以教师之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不断激发自我生命的潜能,发展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三段七步”学习模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4]
  1.解构传统的教学关系。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教学”变成“导学”,教学角色、学习方式发生本质的变化。
  2.崇尚行动。在课堂上流汗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使学生通过“行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因为学生通过“行动”,获得一种新的行动方式,获得一种认知方法。
  3.提供学生演绎精彩的空问和舞台。课堂是学生尽情表现的地方,而非教师表演的地方。课堂是学生自主研究、讨论交流、展示评价、质疑解答等思维碰撞和人际交往的场所,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人生态度发展的空间和舞台。事实表明,教师或学校给学生提供多大的空间和舞台,学生就能演绎多大的精彩。
  4.“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5.在发展性活动阶段中,允许学生犯错误、走弯路,使学生在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认知能力。
  6.课堂具有开放性,使学生个性风格、智能(智能组合、能力发展)展示有了舞台,等等。
  由上可知,“三段七步”实践模式,把解构传统教师的教学、重构教学关系作为突破口,解决学习主体与学习客体相匹配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第一时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热情,减轻了过重的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9.
  [2]王坦.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析要――合作学习系列讲座之一[J].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理科,2004,(1).
  [3]黄德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几点做法.[J]中学教学参考,2009,(20).
  [4]肖帮裕.高中生物课堂――“行为导向”教学模式浅探[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