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斌 尹智龙

  摘 要: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对于我国日趋重视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既是个机会又是个挑战,但真正能做到的还只是少数。所以在建设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矛盾。本文总结归纳了针对生产性实训中所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生产性实训 问题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大学生就业难等社会问题的出现,人们已经反思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工作岗位培训的重要性。根据我国教育的国情,必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和变革高职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贯穿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对此,全国各大高职院校已经将“生产性实训”的建设摆在了突出的位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如何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实践证明,将专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生产性实训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就业预备手段是一种最为有效的职教模式。综观国内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建设刚刚起步,能够真正做到的并不多。而这正是目前各类职业院校的薄弱环节。也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无论生产性实训的本质是什么,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是要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只有达到上述三个目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性实训。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行业产业水平及环境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成长的特殊复杂性,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实践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学校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规模与数量问题。高职院校专业众多,不可能每个专业都建一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如何以核心专业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必然成为各个专业争论的焦点,选择不当将对学的发展建设造成制约。
  2.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生产性实训的适应性问题。现有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适应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远离了生产一线,脱离生产实践,特别是一大批高等院校毕业直接到高职院校任教的大学生,更是缺乏起码的实践经验与专业素质,极不适应生产性实训教学的改革,教学团队建设缺乏实效。这对于双师型建设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束缚。
  3.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保障问题。校内生产性实训是高职教育的新生事物,它的建设与管理涉及许多问题,必须建立起足够的法律与制度保障。(1)安全管理与责任问题。生产安全是生产管理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机械加工等有一定安全风险的生产环境,建立安全保障与事故处理制度,是保障学生权益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2)财税政策支持问题。对于企业支持职业教育,法律规定有一些政策性优惠。校内生产性实训是高职教育的新生事物,还应该有一些明确的税费优惠。(3)学生经济权益保障问题。校内生产性实训因为有生产性特点,必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必须给予学生适度的报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制度保障,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持续发展。
  4.学校及相关部门的经费投入问题。对于许多高职院校而言,虽说有相关政府的支持,但对于其建设只能说是杯水车薪,更多的还是通过学校的自我内部解决。但在我国的政策之下,学校只是一个非盈利性的机构,其筹措资金的问题是整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制约瓶颈。
  5.学生自身的素质问题。一是职业素质差。表现为迟到早退的多,实训期间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乱丢工件、废料,机床不打扫干净,工具用完不擦干净,等等。二是对实训课不重视,敷衍了事。表现为课前不预习,示范动作不看,得过且过,操作速度慢,工件不交或别人替做。三是实训不认真,操作欠规范。表现为未看清图纸就去操作,结果工件经常报废;工、量具混放,导致量具精度下降;机床不停车就去测量工件尺寸,导致量具磨损;装夹不平衡就加工,导致工件报废。四是心理素质差,害怕出危险。具体表现为开机、操作由其他同学代替,自己测量工件,有的连刀具都不会装卡。五是质量观念淡薄。表现为只做不量,最后仅仅做出了一个形状,有的装模做样地用量具量一下,大致接近精度要求就算完成,结果不符合精度要求。
  二、合作企业的制约
  1.企业生产任务市场变动性的问题。企业生产是围绕市场需求实施的,市场是变动的,企业产品种类、规格、数量必然是要经常变动的。而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教育,有其必要的不变和稳定性。因此,企业生产计划与院校实训教学计划的衔接必然会产生诸多矛盾。
  2.企业经济效益性的矛盾。高职教育以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效益为最高目标,允许实训中一定程度的原材料消耗,而企业生产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要求最大限度节约,这种目标的不一致决定了实施原则与方法的不同,导致实施中出现矛盾。
  3.企业与学校分工管理的矛盾。对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中,划分学校和企业职责,以及所承担的责任,并不能简单地从各自角度出发,必须制定一个相互分工协作的制度,否则即使双方都有意向和能力进行建设,也会由于自身利益的原因造成管理缺失。
  4.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矛盾。企业更多地讲求效益,学校则是以学生文本,在整个的实训中必然会产生由于不适应企业文化而造成矛盾并激化。
  当然还有其他的许多问题,例如学生对于技能资格证书的需求,这并不是企业所能进行的,就必须由学校及企业共同进行解决。如果上述问题不能得以完善解决,所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建设都将成为一纸空谈。
  总而言之,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增强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提供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专业的职业技能。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厂建设是职业院校各类建设中比较重要的工作,只有严格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办事,加强组织、筹划和协调,态度认真、负责,才能够把工作做实做好。我们要不断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生产性实训教学,努力形成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与顶岗实习有机结合的高职实践教学系统,真正做到人才培养与行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连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
  [3]韩培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6.
  [4]何应林,郭志强.高职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