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昕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探究,敢于探究,乐于探究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的问题谈谈个人做法。
一、要让学生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最好的做法是让学生充满疑问。教师创设探究情境,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究。例如,我在分解因式复习课中,首先复习了因式分解的几种代数方法,然后提出这节课的任务是用几何方法进行分解因式,告诉他们这节课用这些全等长方形和全等正方形拼图,通过拼图探求因式分解的新方法。这就为实施探究学习明确了目标,使学生急于想弄清问题,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然后我有效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想象力,让学生投入学习,于是就有了探究的过程。
二、在探究中要正确处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固然重要,它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合作交流也必不可少,它可以使学生在对知识的形成与掌握过程中能少走弯路。在探究中正确处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关系至关重要,它们之间取长补短,能节约探究问题的时间。因此,我在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充分信任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进行观察、操作、猜测、辩论等活动,让学生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并且及时对合作交流进行评价与调节。在学习中,合作交流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在交流中弥补未知,在探究中达到共识。这样有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使得学生的交流合作有实效,真正发挥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以达到理想的探究目的。
三、在探究中要充分地倾听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上课听讲,倾听教师,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在现在的新课改时代,更强调教师倾听学生,只有倾听学生,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实际上,我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作出决定的。在教学中我及时把握学生所反馈的信息,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拓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应给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条件。从时间方面说,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地思考,反复地观察、分析、猜测、归纳和整理,这个过程不可能很顺利,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作保证。有些老师怕课堂上学生的探究会耽误自己的教学时间,怕课堂上不能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往往会在学生自主探究前,给学生提示,看似明确了探究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际上是越俎代庖,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的理解。所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是比较困难的,即使进行了探究活动,也只是肤浅的,不够深入彻底。相反,充足的时间可以使探究更深入,更彻底。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我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阅读书籍或浏览Internet查阅资料,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完成学习任务。从空间方面说,进一步开放学教学的空间,让学生干自己想干的事,不要限制探究的路径,不要什么都代替学生完成,否则,不是明确了探究目标,而是缩小了学生的探究空间。相反,在拓展了的空间里,只要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主动学习意识增强了,探究的意识、探究习惯、探究的能力就能得到培养,还能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五、应运用其它学习方式与其相互促进
探究式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而且不一定每节课都必须用到,有些内容用探究式学习较好,而有些内容却不适合。例如,一些简单的概念等。那种片面推崇探究式学习,视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为学习的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途径,从而将探究学习与讲授式学习绝对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各种学习方式都有优缺点,探究式学习注重知识产生过程,有利于获得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但生动的、富有启发的讲授在某些知识类型的教学中仍然是十分有效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无论在现在还是在将来都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有效接受学习与探究式学习并不应相互排斥,而应取长补短,有机结合在一起,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教学内容,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使得各得其所、各显其能,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学改革中新提出的学习方式,它并非对其他学习方式的否定。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能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数学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运用,把数学教学提上更高的层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5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