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乒乓球接发球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静涛
摘 要: 相对于乒乓球其它技术,接发球的难度最大,本文从如何接不同旋转来球的方法和接发球教学中应注重的要点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乒乓球接发球技术这一问题。
关键词: 乒乓球接发球 旋转球 要点
接发球是乒乓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接发球在势态上是被动的,受发球方的制约,并且发球在瞬间千变万化很难判断。因此,在接发球环节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在第一时间判断出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等因素,以争取提高回球的质量,为自己第四板争取机会,或者接发球直接得分。如何有效提高乒乓球接发球的水平呢?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1.应对不同旋转球的方法
1.1接急球。
所谓急球是指对方发出的直线、斜线或中路底线的长球,具有角度大、速度快的特点。回接急球时,站位应偏远一点,以便做好充分的准备,判断和起动都要快。根据来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采取点、拉、冲、拨、推等方法来回接。接正手位的奔球、侧旋球或侧上旋球,都以点、攻、冲为主;接侧旋急长球,以拉冲为主;接反手位的奔球、侧旋或侧上旋球时,多以快推、快拨对方大角度或用反手攻和侧身点、冲方法。
1.2接下旋。
接下旋球可用稳搓、摆短、劈长、挑、拉冲等方法。对于初学者,回接下旋球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稳搓,要求搓稳、搓低、不能下网。具备一定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在接下旋球时,一定要积极主动,加大回接难度质量。如对方发球旋转很强,就要用摆短、劈长方法回接,还要加大回接的旋转和落点难度。
在运用反手拉球技术回接反手位侧下旋长球时应注意,如果对方发球的速度不是太快、角度不大、旋转一般时还比较容易回接,但如果对方发球质量较高,就要求两面拉球或冲球时手感要强,用摩擦旋转来克制对方的旋转。让位要充分,抢冲对方两大角。如能对来球判断准确,用搓挤的方法回接则很有效。如对方的发球是急下旋,用正常的搓球方法回接容易出高球,用推、拨的方法回接又容易下网。这时可用搓挤回接,还可使回球产生一定的急下旋,但要注意掌握好击球时间、拍形及用力方法。
1.3接左、右侧上、下旋球。
对发球者来讲,较大的发球旋转变化,都是在球拍触球的一瞬间,通过调整拍形和触球用力方向而产生的。这就要求接发球者在判断准确的基础上采用相对固定的接发球模式,并在这一接发球模式的制约下,加强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以提高接发球的质量和命中率。
在接出台长球或半出台球,无论是直、中、斜线侧上、下旋或半出台球时,都要立足于抢拉、抢冲或抢点。至于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则要根据对方发球的速度、旋转及落点而定。在接旋转较强的侧下旋长球或半出台球时,以抢拉高吊弧圈为主。当然,回接反手位侧旋或侧上旋球,用推、拨、挤或反手攻的方法都是有效的,关键是推、拨挤攻的质量,要求在不失误的前提下速度快、力量大、落点刁。
1.4接短球
短球也是一个统称,从路线上可分为反手位、中路、正手位短球,从旋转上可分为上旋、下旋、侧旋、侧上旋、侧下旋和不转的短球。
在接短球时,要根据不同球性而异,当然不排除同一种发球可用几种回接方法。比如:接正手位一般侧下旋的短球,可摆短也可劈长,可快挑也可晃接。在这种情况下,接发球的方法就取决于你本身接发球的能力。如能熟练地运用上述各项技术,就可以速度快、积极主动的挑、撇为主,以提高接发球的质量。
除此,接发球的方法还要符合战术的需要,而且服从战术的需要还是第一位的。比如:对方发球抢攻是特长,是主要得分手段,尤其是擅长正手位和中路抢拉弧圈球。那么,在接发球的第一板就要死逼对方反手大角度,使其很难侧身抢拉,只好再过渡一板。这样从整体战术的角度要求,就有效破坏了发球者的抢攻。
2.接发球教学中应注意的要点
2.1对来球的判断。
这是最难但是也是随着打球时间的延长必须不断提高的技术之一,它包括来球的旋转,如上旋还是下旋;包括来球的方向,如反手位还是正手位;来球的长短,如出台球还是不出台的球。这个环节最简单的就是看着对方的球拍判断,根据发球的基本技术来判断来球的球性。
2.1快速启动。
很多时候我们接发球失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体移动不到位,比如反手短球伸手去够着拉或者搓球,这样肯定容易失误或者质量降低。正确的做法是迅速上步,再出手击球就能提高接发球的质量。启动迅速的关键是重心要合理,对右手球手来说,一般准备的时候重心放在左脚上,启动之后用右脚找球的时候再移动到右脚。
2.3回球方式的合理性。
对一些判断不清的来球,根据大致的弧线最好采取折中的处理办法,不要随便猜,比如来球弧线较低,但是旋转判断不清,那么可以把球拍少后仰,发力把球搓过去,这样对稍微弱的上旋也不会直接吃发球。接发球时尽量不要采取太极端的方式,这样便会减少一些失误。
参考文献:
[1]张博.大球与直拍快攻型打法探[J].沈阳体院学院学报,2003,(3):7.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乒乓球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25-135.
[3]吴焕群.张哓蓬等.乒坛竞技科学诊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9-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2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