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增强泥塑造型意识培养的美术教育教学新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奇慧

  摘 要: 美术教育中的泥塑教学担负着解决雕陶专业方向造型问题的重任,新课改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能力,本文论述了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为学生的造型意识培养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等问题。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泥塑造型意识 综合素质
  
  泥塑教学是雕塑教学体系中基础的教学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教学之一。它既充当入门砖的作用,将学生从平面造型引入立体造型,又在雕塑教学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担负着解决基础造型问题的重任。在提倡综合素质的今天,在更加注重学科交叉的今天,泥塑教学对培养学生其他造型能力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不易替代的。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地标注培养未来中小学师资,更加注重综合能力,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同时,相比之下美术教育的培养模式决定了不可能像美术专业院校那样集中地解决学生的造型基本功问题,各大美术院校由于历史的积累在学生的造型能力教学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专长。而我认为,一位具有综合能力和素养、富于创新能力的未来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培养,扎实的造型基本功是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技术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在学生本身造型能力相对有限、课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显得非常关键和紧迫。几年来的泥塑教学经验一再提醒我,造型能力培养的难点和重点是造型意识的培养,如何帮助学生在已经习惯了的平面思维和涉足很少的立体思维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切实掌握立体造型的正确方法是我思考的重点。
  艺术教学是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文理科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听懂,最重要的要能做出来,而坚持以作品为标准的原则是有其丰富内涵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是反反复复的。荷兰著名油画家伦勃朗曾说,画画就像驾驭着千军万马。这不仅形象地说明了艺术需要有很强的控制力,而且告诉我们,艺术像一座大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整体观念,没有先后之分。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又不得不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饭得一口一口吃”这个人人皆知的道理在艺术教学中也得到了体现。因此,在教学中我坚持分步走的做法,既注重集中力量解决某一个问题,又注意把不同的问题联系起来,力求使学生的泥塑造型意识日渐丰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往往顾此失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于是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联系,从整体出发,发现问题的症结,有重点地集体强调和启发。针对个人的个别问题,也尽量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建议。
  如果把泥塑教学中造型意识的培养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的话,那么这个工程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对象的客观方面和作者的主观方面,犹如镜子的两面,也即文艺作品的反映论和方法论。从理性认识上讲,我们把对象的形体结构、动作姿态分别分解为结构、解剖、比例和动态、重心诸因素;从主观理解上讲,我们可以将它们分别分解为形、体、坨、量和气、势、韵律、节奏诸因素。要着手搭建起学生对泥塑造型意识的知识构架,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阶段特点。在初始阶段,要尊重客观对象,注重客观因素的把握,提高学生对客观因素的控制能力,使学生在对象的客观因素和他们的眼、脑、手之间建立基本的相应能力。尤其在学生们习惯平面的观察方法,对解剖知识了解有限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的理解需要教会立体形体的观察方法和塑造方法,这对于雕塑的其他课程和创作是至关重要的。教学难点是整体观察方法,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的把握都离不开正确的观察方法,而观察方法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贯穿于整个造型训练的各个环节,这是学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需要反复引导、强调。在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提高到一定水平时,势必要提出主观因素把握的要求,在技术上继承前一阶段的教学成果,严格要求学生对比例、形体等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这一切都离不开整体观察方法。除此之外,更要从人文精神上引导对主观因素的理解,因为这些因素是艺术家们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总结出来的美的规律。无论是客观因素的观察还是主观因素的体会,我都极其重视感受,因为艺术毕竟不是技术,客观因素的掌握多少带有技术成分,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手工技术,不同于工业技术,有了感受的技术才能化为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而不是一刀切,一种面貌。如果忽视对感受力的表现,技术就只能是机械的技术、呆板的技术。实践证明,有感受力的技术训练是一条捷径,不仅能够比较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对象的立体造型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在培养学生的泥塑造型意识的教学中,首要的是要重视实践,理论最终必须落到实践上来。在课程设置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配合课堂教学,我非常重视速塑练习,这与在绘画教学中重视速写练习是同一个道理。速塑的作业周期短,学生不仅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反复体会泥塑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敏锐性,让他们的脑、眼睛和手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避免长期作业带来的麻木。在教学中我也鼓励学生用速塑的办法去收集素材,以为创作打好伏笔,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伟.泥塑人体.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