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佳祺

  摘 要: “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在不同学科上,处于不同认知层次的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分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与辅导。可以说“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面向了全体学生,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关键词: “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 理论基础 现实需求
  
  如今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早已吹遍了中华大地,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组织教学,确保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最终实现新课程理念。其实新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要转变教法、学法,从“教”转到“引”;要从“满堂灌”、“书山题海”转到亲身体会、理解、掌握;要从“唯分数论”转到“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发展”,而这一切也是实施“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的原动力。
  一、“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它不仅涉及教育价值观念的改变,而且涉及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组织的调整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等许多细微工作,是在班级授课之下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程度进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
  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提出:“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不同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的方法。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说:“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可见“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布鲁姆还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而“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帮助。
  二、“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的现实需求
  以前常规的教学都采取主要针对中等学生的折中方法进行教学,然而不同的学生的自身基础知识状况、对知识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方法等都存在差异,他们接受知识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以前的教学必定会使一些高层次的学生缺乏接受必要的、与他们的智能水平相适应的训练,产生优生吃不饱的现象,从而使优生对老师失去信心,觉得在课堂上学不到他们想要的知识,转而自己去扩充知识,但缺乏合理的指导。这种折中的教学同样也不利于学困生的学习,由于学困生的基础薄弱加之反应较慢,使他们害怕吃、吃不了,形成学困生更差的局面,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在这样的教育局面下,可以说“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因为“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在不同学科上处于不同认知层次的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分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认知层次高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案,在教师没有集中授课的情况下,以自己独有的速度向前自学,这样就可以在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容之后,有更多的时间向知识的纵深扩展。而学科层次低的学生则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尽快掌握基础知识,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认知层次。
  可以说“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面向了全体学生,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三、“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我认为“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学生,多方面进行心理辅导。
  了解学生是“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的前提。一些不能乐学、优学的学生很大部分是心理有困惑、有学习阻碍等。要摸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谈话、疏导,使不能乐学优学的学生尽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发挥应有的水平,回归到学习层次中。
  2.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利用学案进行课堂分层讲授。
  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适合于他们的教学目标,利用学案充分发挥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指导,再加上教师的分层辅导,从而达到学困生掌握基本知识理论;中等生不仅掌握基本知识理论,而且进行知识的拓展;优等生不仅拓展知识面,而且乐于探索知识的目的。
  3.对作业分层布置。
  分层布置作业可以让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在面对作业时量力而行,由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轻松完成作业,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这样也可杜绝无意义的抄袭作业现象。
  4.分层评价学生。
  以前的教学评价是“唯分数论”。考8分的同学真的就一无是处吗?魏书生老师曾经这样评价一名语文考8分的同学:“你考8分本身就是一种成绩,我相信你可能还有很多可以得分却没有得分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被你注意了,你肯定不只8分,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后来这位同学在魏老师的鼓励下语文成绩突飞猛进。
  学生其实十分在意老师的评价。如果魏老师的评价换成:“你怎么才考了8分,这还怎么念书!你看XXX……”那样结果就不言而喻了。有人说,教师认为学生是魔鬼,学生就会变成魔鬼;教师认为学生是天使,学生就会变成天使。学生需要的是鼓励、支持、理解、帮助,而不是责骂、埋怨甚至是侮辱。评价不是一个分数,平时教学中或生活中的一个微笑、一句赞扬、一个鼓励的动作都是老师对学生很好的评价。
  对于学困生,评价应该偏向对他们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己取得的学习成绩;对于中等生,要树立自信,进行激励,帮助他们审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优生,要肯定他们的成绩,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存在的不足,引导他们做好下一阶段学习的准备,继续努力。
  “教师为了不教”,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这也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重要内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有其多样性和层次性,如果教师不分层次折中,或偏于高层或偏于低层地教,就不会取得较好成绩,这也违背了新课标设计的初衷。所以,新课标给了“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更好、更高、更广的发展空间。
  当然对于任何事物,我们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也有它的弊端。首先,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备课、授课及辅导中将会花费教师更多的精力;其次,这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教师没有经验,学习交流的机会极少,只能摸索前进;最后,教师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时就能完成的,只能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
  新生事物总会遭遇挫折与痛苦,但我相信“学案引导式分层教学”一定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使祖国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王金瑶.大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探索[J].江苏高教,2003.
  [2]戴正兴.教案:共同面对的话题――近年来关于教案问题的讨论[J].教学与管理,2005.
  [3]本杰明.S布鲁姆等.K.布鲁姆掌握学习论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