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生成性教学存在的问题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海涌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部分。预设体现课堂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教学过程的动态变化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两者都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服务于教学效果的提高。科学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或多或少地实施了生成性教学,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此作简要分析。
一、小组合作变成“形式化的参与”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这种方式就是实践新课程的课堂标志,科学课堂似乎没有小组合作、没有实验探究就不能称之为新课程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几乎都是小组讨论,只要学生有疑问,无论难易,无论问题是否有价值,一概小组讨论,为了合作而合作,小组活动被泛滥地应用于科学课堂教学中。这种泛化的结果是,我们只是看到了学生整体的活动被分成几个小组单独活动的“热闹”场面,看到了学生开口发言、学生讨论等形式,看到了学生畅所欲言、喜欢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过程;而看不到小组合作的必要,看不到合作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教师的作用何在。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应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但是要区别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参与还是形式参与。
例如探究“物质的变化”:
师:同学们,请小组讨论下面变化的现象,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课件展示:
变化1:火柴梗被折断。
观察到的现象是:火柴梗的形状(变化、未变化),(有、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2:水的三态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是:水的状态(变化、未变化),(有、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3:石蜡融化成液态蜡油。
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蜡形状和状态(变化、未变化),(有、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4:玻璃破碎。
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的形状(变化、未变化),(有、没有)生成新物质。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小组成员名为讨论,实则是逐一填空。)
上述这四种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常见,像这样简单的问题,学生不用通过讨论交流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而教师一味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形式,学生的讨论也只是走走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讨论既没有价值又没有意义。
二、师生互动变成“形式化的问答”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互动的过程。为此,不少老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师生互动,课前针对教学内容一环紧扣一环设置了许多的问题,甚至将要学习的知识绕了许多的弯子,设置了多个问题,课堂上一问追着一问,学生仓促地回答,把师生的互动变成了机械化的问答,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这样的对话所讨论的问题不是学生的问题,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千方百计地将学生引向自己预先设计好的问题里。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表面上是师生互动了,学生参与了,实质上学生没有真正地表达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意见,也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样“形式化的问答”只是表面上的互动,是教师对学生单线层面上的、形式化的互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发问,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等待老师的评价。新课程理念下的互动教学应是师生、生生平等对话、沟通交流的过程。在对话中,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引导,把对话引向深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其能力的提升。
三、实验探究过于“广泛化”
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更是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和解决科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素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问题都得进行实验探究,科学知识的获得也并不是只有实验探究这一种途径。探究要适当,不能对任何问题都进行探究,然后探究得不深不浅、不清不楚,否则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并没有科学探究的体验,只是在看热闹。既然是实验探究,就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就要体现探究的价值和意义。在初中科学教科书中,教材安排了一定的探究活动,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些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激励性评价变成“形式化的夸奖”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理念,应从不同视角、不同的层面看待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评价要激励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然而,在当今不少课堂上,老师不敢触及一个“不”字,无论学生说得对还是错,老师都一味地表扬,生怕扼杀了一个“爱迪生”,夭折了一个“牛顿”。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为了呵护学生生成的热情,哪怕学生生成的意识和见解是错误的,也给予表扬,这样给学生一定的错误导向,淡薄了学生的是非观念。教学评价要赏识、要鼓励,不等于要满堂夸奖,也不等于不能有批评,教师要对知识的科学性负责任,满堂夸是教师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不仅难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容易造成课堂随意的“生成”,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同时,教师的教学评价要有针对性、客观性,要让学生清楚“‘好’,好在哪里;‘有问题’,问题在哪里”,“很好”、“不错”、“很棒”这一类评价过于普遍、轻描淡写,也容易使生成性资源在教学评价中流失。
参考文献:
[1]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2]黎丹.对“执行教案”不顺利现象的几点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