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业武

  摘 要: 本文认为,通过组建合作小组、目标情境的创设、合理有效评价等有效手段实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有效合作,最终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交往范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培养综合性、复合型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合作学习 体育教学 运用
  
   “合作学习”是以群体动力理论为指导,学生在特定的群体中,为实现共同学习目标,在明确的责任分工下,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达到以增强学习效果和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一、组建合作小组是保证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保证
  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使学习者由个人状态转变为有机结合的合作组状态。合作学习小组依据学生“自愿为主”和“异质调控”的原则。“自愿为主”是指由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愿组合,这样小组成员“志同道合”,心理上相容、关系和谐,能发挥出较大的效能。“异质调控”是指教师适当考虑学生的学业水平、各方面能力、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一方面使得各异质小组的构成达到合理配置,从而产生更多的合作性思维,更多的信息输出和输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推理的质量和保持长时间记忆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又使各小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增强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
  二、创设合作学习的人际关系、目标情境是关键
  体育学习没有升学压力的学习,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完全是为了满足其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心理学家威廉・哥拉斯认为:人的一生都在寻找种种方式去满足自己对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关心他人的需要、与人分享的需要和合作的需要,学生的心理需要同样如此。合作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这些需要,能够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保证学生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正是建立在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的基础之上,合作小组内全体同学有完成课题任务一个共同的目标,在这种合作性的目标下,小组内部将任务划分,每位同学都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完成自己指定任务的同时,还要保证组内其他成员也掌握这部分内容,这样全组同学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完成任务,实现共同目标。
  三、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下的人际交往技能是核心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并不是传统中小学体育课堂里的按个子高矮顺序报数将几名学生随机聚在一起围绕某一器材或场地进行练习,而是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性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程度如何关键在于合作小组内异质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技能应用水平的高低。诺思里・韦伯(Webb.N,1985)在研究中发现,在合作活动中受益最多的是那些给他人做详细解释工作的学生。丹赛罗 (Dansereau.D.F,1985)的研究表明,倾听详细解释的学生比单独工作的学生学得多,但作为解释者的学生学得更多。只有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技巧,小组合作学习运动技能的有效性才有可能实现,才有可能高质量高效率。
  四、合理有效评价,促进每个学生可持续地、努力地进步是最终目的
  评价是合作学习的动力,可以及时获取和把握合作学习过程的信息,并以此作为根据改进学习。对学生最终评价的根本目的和落脚点不在于作出价值判断,而是要使学习活动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因此,对合作学习评价要一改以往以学生身体素质达标或以一项体育成绩的单维性评价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多维性评价,重视学生努力程度、进步幅度。既包括对学业成绩,即研究成果的评价,又包括对学习过程,即小组合作活动的评价。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是多个层次的,既有教师的评价,又有学生的自评和小组互评。
  合作学习由于学习情境的合作性,小组成员感受到自己对他人和小组的独特价值,学生不仅学习上互相促进而共同进步,而且其集体责任感、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提升。而且,它注重学生的认知学习和情感体验的全面发展,注重学习交往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探究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学习只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因此,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或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以有利于取长补短,增强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9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