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化学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枝

  教学情境创设,就是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
  那么如何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积累从以下方面谈些在化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做法。
  一、以“趣”入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形成探究的动机,并以渴望和愉快的心情去学习。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实验激趣
  化学实验尤其是化学兴趣实验,其鲜明、生动、直观的形象和意想不到的结果,往往会使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中。如我在演示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首先设置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进入实验状态,明确观察目标:
  1.钠是沉于底部还是浮于水面,为什么?
  2.钠是否熔成小球?还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
  3.反应时溶液颜色有何变化,为什么?
  学生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观察实验,既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又可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
  (二)化学史实激趣
  化学史实,化学科学与技术的新发现,以及我国化工工业发展的现状等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我在讲《金属的冶炼》一课时就把金属在我国使用的先后顺序历史作为情境:人类对金属的使用首先从金铂开始,夏朝开始使用铜,春秋时期已掌握冶铁技术,17世纪铝单质出现,直到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首先制得钠、钾。并设置一个悬念,金属的使用顺序与金属的活泼性有何关系?为什么铝在拿破仑时代等价于黄金,而在现代却能广泛使用呢?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
  (三)故事激趣
  许多与化学有关的小故事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学习氮族元素时我讲了一个故事:在新疆与青海两省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每当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的晴天倾刻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皆遭雷击而倒毙。奇怪的是这里的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学完本节后,试解释“魔鬼谷”为什么牧草茂盛,四季常青?
  通过有趣的故事创设情境,学生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求知欲大大提高。
  二、以“疑”入境
  教师利用实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等将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之间的矛盾揭示出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知产生矛盾,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活泼的学习,而且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例如讲铵盐性质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前几年,我国北方某城市的一所小学组织学生看电影,电影院的线路老化起火,造成几十人丧生的恶性事故。事后调查发现整个电影院的木制品几乎完全烧毁而居于事发中心的棉质幕布却完好无损,原因是什么呢?
  这样设置悬念,使学生认知产生矛盾,激发了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逐步解决认知矛盾。
  三、以“情”入境
  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流的基础,而且是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的主要因素。因此,以情感人、以情诱人、情感结合,也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教师利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当这种情感、情绪感染学生,引起师生共鸣,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学习《纯碱》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碳酸钠的俗名叫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需求量大。可是,20世纪30年代以前,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纯碱的生产量很低,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后来,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生产过程,提高了生产技术,使纯碱的产量大大提高。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侯化制碱法”制造纯碱。老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更多以你们名字命名的这规律那定理。
  又如我在讲《蛋白质》一课时先给学生展示了我国科学工作者1965年首先在世界上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结构图,并告诉他们:这一消息在英国电视台的黄金时间中播出后,有上百万人观看了这条新闻,这是当时为英国人所知的中国科学成就。学生为此感到震惊和骄傲:这么复杂的结构,这么重要的物质竟然是中国人最先合成的,中国人太伟大了。
  通过创设这样的情感气氛,学生被深深地吸引了,顿生敬意,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学习的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很多,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