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法知识在高考复习中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峰

  摘要: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在高考复习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成语复习、语法病句复习、文言文复习及作文的审题中。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语法 高考复习 重要性
  
  语法知识对于指导高中语文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体现在高考复习中。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很多高中学生的语法知识严重缺失甚至没有,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了许多的障碍,以致高三复习效率非常低,许多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清晰、深刻。其实,学生如果具备了一定的语法知识,有些问题的解决就可以一针见血,高三的复习也能收到事半功效的效果。我就高三复习中的若干知识点,谈谈语法知识在高三复习中的重要性。
  一、体现于成语复习中
  运用成语时,没有注意其语法搭配,如有的谓语动词不能带宾语,有的能带宾语也须防搭配不当的情况,还有其他句子成分间的问题也应注意。
  例1:他往四周一看,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
  “出奇制胜”意为“用奇兵奇计制服对方,取得胜利”,可作谓语、宾语,其后不带宾语。句中带了宾语“叛军”不当。
  例2:这则笑话,因为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广为流传。
  “漠不关心”,多作谓语,谓语前常有介宾短语作状语,后面也不能带宾语,句子带上了“人民疾苦”不当。
  例3: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非常逼真。而句中的主语是“议论”,“惟妙惟肖”与它搭配,显然不当。
  二、体现于语法病句复习中
  对于搭配不当、成分残缺之类的病句,更是手到病除,立竿见影,分析起来全不费工夫。如病句:“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09全国卷一)句中“病情”和“蔓延”不能搭配,可将“病情”改为“疫情”。又如:“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09宁夏、海南卷)句中“防守问题”和“改善”不能搭配,应将“改善”改为“解决”。再如:“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09全国卷一)句中“学雷锋活动”前缺少谓语动词,应在其前面加上“开展”。再如:“这份工作报告,不仅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而且指明了构建我县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方向。”(09安徽卷)句中“总结”后面缺少宾语,应在“改革和发展”的后面补上宾语“经验”。
  上述病句,如果学生具备句子成分和压缩句子主干的知识,辨析并修改病句就不再是一个知识难点。所以,我们在复习病句时,不妨先把语法知识复习到位之后,再对病句作专题复习。这样也才能确定病句辨析与修改方法:“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三、体现于文言文复习中
  由于古今语言的演变和差别,有些文言现象,如实词释义辨析、句式倒装、词类活用等,用一些语法知识来分析和理解,确实通俗易懂,省时又省力。下面通过一些例子来验证语法知识在文言文复习中的运用。
  1.实词释义辨析。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如:“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中的“乳”,我们可以根据它在句中的语法位置判断它的词性为动词,这样就能很容易地解释为“喂养”。再如:“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考虑”(08江苏卷)。“度”在句中的词性为名词,所以可以判定它的释义是错误的,应该解释为一个名词词性的意义。
  2.句式倒装。句式倒装主要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三种。我们可以根据“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这样的句子成分结构来判定句式倒装特点,进而对其能准确地翻译。如:“古之人不余欺也。”我们可以对其划定成分,“古之人”是主语,“欺”是谓语,那么“余”就是宾语,而这句就应该是宾语前置,我们翻译的时候就应当把“余欺”翻译成“欺骗我”。又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与“强”是“爪牙”和“筋骨”的定语,所以这句是定语后置句,我们就可以把它翻译成“锋利的爪牙”和“强劲的筋骨”。我们在翻译中一定要顾及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要将文言中的倒装句式还原成现代汉语中的语法顺序,这样才能翻译准确。
  3.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如“籍吏民,封府库”中的“籍”应该活用为动词,因为它的后面还有名词“吏民”,所以应解释为动词“登记”。同时,如果一个名词的前面有一个名词,而它的后面是一个动词,那么我们可以根据语法知识来判断它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因为主谓之间是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的“兄”前面有主语“吾”,后面有谓语动词“事”,所以“兄”应该是名词活用作状语,解释为“像对待兄长那样”。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可见,在词类活用中,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体现在作文的审题中
  近几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目的类型都是命题作文,而一个题目即是一个短语。如果学生能准确辨别题目的短语类型,就能准确把握作文重点应该写什么,避免离题或偏题现象的发生。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主谓短语作题目的,内容重点应该放在谓语部分,动宾短语作题目的,内容重点应侧重于动词部分。如“品味时尚”(09江苏卷),侧重点应该放在“品味”上,“品味”是用心体会、玩味。实际上这个题目就可以理解为“用心体会、玩味时尚”,而重点就在于如何去“用心体会、玩味时尚”。偏正型短语作题目的,内容重点应侧重于偏正部分。如“最难忘的一件事”,怎样“难忘”即是内容写作重点。并列型短语作题目的,内容不能顾此失彼,绝不能绝对地肯定一面而否定另一面,分析要有辩证思维,要双管齐下。如“我与故事”(09重庆卷),为并列型题目,因此既不能单写“我”不写“故事”,又不能只说“故事”而不顾“我”,应该兼顾起来作文。
  语法知识可以说在高考的各种题型中皆有所用,因此,让学生学习一些实用的语法知识,有利于指导语文学习实践,提高学习效率,在高考中事半功倍;有利于提高分析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