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事半功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齐永强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来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只有创设出适宜学生领悟的、真正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情境,我们的课堂才会有生机,学生才能真正充当起学习主体的角色。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教学情境 激趣教学
新知的导入或一节课的起始环节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而学生的好奇心往往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并利用问题情境呈现问题。然而许多教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片面追求狭隘的教学情境,淡化甚至扭曲了激趣教学的初衷,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效。在此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有“吸引力”,从“外在化”到“内在化”
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的、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大,教师就不宜再采用直观形象外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应提升情境创设的层面,侧重于有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如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深层挖掘教材的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应变“外在化”为“内在化”,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先出示1、1、1,问:这3个1相等吗?然后在1后面添0成1、10、100:现在还相等吗?谁能在1、10、100后面添上单位名称并用等号连起来?学生对这一问题感到很新奇,3个1怎么不相等?而100总比10和1大,怎样用等号连起来呢?学生陷入了沉思。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平移》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鱼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
二、要有“数学味”,从“生活化”到“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我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要有“发展性”,从“接受化”到“创造化”
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特定的情境,能使思维更为敏捷,迸发新的火花。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较差,创新思维的潜力也待发展。而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推行探究性学习,重在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我认为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我首先指导学生用凑十法,然后用语言描述使用凑十法的过程,最后同桌交流探讨“9+2”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8+3”、“7+4”、“6+5”等同类题目。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能得到开拓。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教学,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有利环境,又要增强学生观念,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渗透创新方法,树立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正如陶行知所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
四、要有“真实性”,从“虚拟化”到“逻辑化”
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要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如在教授取近似值何时用“进一法”、何时用“去尾法”时,我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问题情境:(1)小明买来10个苹果,每盘最多放4个苹果,需要几个盘子?(2)老师买来5米长的丝带,扎了一个礼盒需要1.5米丝带,可以扎几个这样的礼盒?谁愿意帮小明和老师分一分、剪一剪?这样的体验,使学生对“剩下的”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在解决例题时联想到刚才的情境,自然就容易理解究竟何时该用“进一法”,何时该用“去尾法”了。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境,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得最快,应该小狗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境,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点滴体会,“真实性”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数学味”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发展性”是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而“吸引力”是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动力机制,只有结合四个方面要求去创设情境,才能创设出符合儿童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其实,只要是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想象、思考、探索的情境就是好的教学情境。总之,教师要不断积累课堂情境知识,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操作和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一种情境中去学习、想象、推理、记录、整理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面更加宽广。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
[2]戴汝潜.邱学华小学数学教学法探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269.
[3]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