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凤英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以获得知识为首要目的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数学实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它突出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
  一、以数学实验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强大的情境资源,能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像演示,让静态知识动态化,让抽象知识具体化,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例如,在进行“两圆公切线”教学时,教师用“几何画板”作图,在屏幕上任意变动两圆位置,并慢慢移动两条直线,让学生去观察,探求两圆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和内含时内外公切线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自己去思维总结,得出结论。
  二、以数学实验为载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们普遍认为数学之所以难学,是因为数学的“抽象性”与“严谨性”,而这正是数学的优势。正是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它才能高度概括事物的本质,也才能在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正由于数学语言和推理的严谨,不管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当从定性研究进入定量研究时都要求助于数学。那么数学就非得“板起严肃的面孔”,使人敬而远之吗?数学就不能深入浅出,使一般人容易理解吗?现在的数学实验采用“问题情景―数学实验―课堂交流―课堂操作―课堂练习”这种新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理解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它的发现与完善过程,从感觉到理解,从意会到表述,从具体到抽象,从说明到证明。一切都是在学生眼前发生的,抽象得易于理解,严谨得合情合理。
  数学实验课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使得严谨单调、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活跃丰富、轻松有趣起来,学生可以动手做、画、量,可以用眼观察、比较,可以互相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运用计算器、电脑研究问题,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际,从而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人类有意义的一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以数学实验为载体,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实验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进入自己“做数学”、体验数学的境界,亲身体验数学创造与发现的过程。在传统数学课程内容设计中,数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轨迹往往被掩盖,以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问:当初的数学家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他们是怎样发现证明方法的?数学实验应通过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对问题的观察、发现、解决、引申、变化等过程的模拟和实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实践中体验到那条被掩盖了的思维轨迹。
  四、以数学实验为载体,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应用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设一种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受到必要的数学应用的实际训练,否则强调应用意识就成为了一句空话。例如,学校每年要举行运动会,运动会场地可组织学生来画。跑道的线宽、道宽的尺寸一般都有规定的标准,当100m、200m、400m、800m等跑步项目终点位置确定时,其起点位置如何确定?标枪、铅球、铁饼场地怎样画?相应的角度怎样确定?这些应用到的数学知识虽简单,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并不简单。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会逐渐领悟到跑道上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五、以数学实验为载体,设计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的存在目的是为了验证数学猜想。在制作模型之前,教师要让学生考虑清楚实验步骤,按步骤实验,做到活而不乱。例如: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的性质时,学生们用硬纸条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不断地改变它的形状,用量角器测量各个角的角度,在大量数据的支持下验证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又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我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从而在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六、以数学实验为载体,加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互动学习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运动的深入,体现并实施改革理念的主战场――课堂被赋予丰富的内涵,其中包括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从单一的接受型走向合作互动型。合作学习有助于互动的实现,在合作互动学习中,所有小组成员平等参与学习实践,共同承担学习的责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更加重视师生的互动而忽视了学生间的互动,事实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发生在学生―学生群体关系的环境中。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互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数学实验大多是在学生的相互合作中完成的。在实验中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依赖而又相互约束,形成了良性的合作互动的学习模式,因此更能体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数学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他人成果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我们要从数学的本质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数学实验方式,致力于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意义建构,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本质,培养数学精神、发现与创新能力。这样我们就把握住了数学教育的时代性和科学性,也就深入到了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1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