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语用失误的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翟信君 程志江

  摘 要: 本文就语用失误的定义、产生原因、分类及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进行探讨。
  关键词: 语用失误 大学英语教学 启示
  
  一、引言
  语言是不同民族交流的工具,正确使用能让人们的沟通更加有效畅通。反之,则会给人们的交流带来障碍,甚至会带来误解。由于不同民族在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影响到人们的语用行为,也造成一定的交际障碍。如何避免语用失误现象是外语界学者和专家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的难题之一。研究语用失误对跨文化交际及大学英语教学都有实际意义。可以说,语用内容在英语教学中占有的地位绝不亚于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将就语用失误的定义、分类、产生原因及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进行探讨。
  二、语用失误的定义
  最早研究语用失误并提出该概念的人要数英国著名语用学家Jenny Thomas了。她的研究为研究语用失误现象和跨文化交际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框架。Thomas认为语用失误是不同民族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由于某些原因而不能正确理解对方话语含义的一种现象。在我国,也有很多专家学者对该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得出了对语用失误现象的理解:语用失误是指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时由于说话人按照本民族语用规则、思维习惯、母语语言特点及交际规范和礼貌原则进行交际时造成对方无法正确理解说话人话语含义或造成误解等交际失败的现象。
  三、语用失误的分类
  我们大体上可以把语用失误归结为两大类: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下面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1.语言语用失误。
  语言语用失误是指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英语学习者由于语言能力有限所说的语言不符合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所使用的表达方式更加偏向于母语化而造成语言障碍的现象。
  2.社会语用失误。
  社会语用失误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说话者由于不了解对方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或忽视双方的权利地位差距而造成在语言的选择上不够准确恰当的现象。
  四、语用失误的原因
  要探寻造成语言失误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在利用英语进行交际过程中,说话者的母语会对他使用的英语语言产生很大的影响。母语对第二外语的学习在很多方面是有意的,因为语言是相通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母语也会对二语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母语的表达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干扰着说话人英语语言的正确使用。比如,谈话时,中国人喜欢比较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愿望,而西方人则更喜欢直来直去,因此,这时西方人会对中国人的这种讲话习惯感到不解或者甚至厌烦,而中国人可能认为西方人太直接。
  2.不同的思维模式。
  中西方人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由于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思维上也形成了不同的模式。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模式的不同最后导致了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因此成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障碍。西方人比较重视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更加看重情感思维。中国人爱面子,因此凡事都喜欢留有余地,在谈话时更喜欢委婉的表达方式。而西方人更理性,重视分析和论据。这些思维习惯反映到语言中有时会直接影响交流的效果,因此形成语言障碍。
  3.不同的价值标准和礼貌原则。
  中西方的价值体系不同,价值观念迥异。不同的价值标准会让彼此在理解对方的语言含义时产生障碍,难以更好地进行沟通。例如西方人重视保护个人隐私,不愿向人分享个人的事务。例如,婚姻、年龄、收入等。而中国人喜欢打成一片,所以常把这些话题看做彼此拉近感情的法宝。因此,由于不同的价值标准,在交流过程中,中国人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对方的隐私而不自知。同时,在中国,老师在表扬学生时,常用“quite good”,事实上,它仅仅表示“just so-so”,而正确的表达应该为“not bad”。
  五、语用失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1)加强语言知识的输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语用知识的传授,从而使学生逐渐积累一些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英美文化的素养,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2.丰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
  鼓励学生多阅读英文报刊和文学作品,收听英文广播,例如BBC或VOA等,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电影、幻灯片等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同时提高相关的文化知识。
  六、结语
  总之,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交际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交际失败和误解的产生。当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际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顾曰国.礼貌,语用和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1906.htm